學院始建于1993年2月,最初為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專業(專科),2006年2月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2011年9月更名為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2015年3月更名為信息工程學院,2022年8月更名為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6個本科專業,在校生1646人。學院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網絡工程)、安徽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軟件工程),安徽省特色專業1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徽省特色產業學院1個。學院擁有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1個,省實驗實訓示范中心1個,省虛擬仿真實驗室3個,省級實踐教育教學基地2個;校級重點學科1個,校級重點實驗室1個,基礎實驗室4個,專業實驗室12個,研究與創新實驗室3個,企業聯合實驗室1個,企業合作研究所1個。
學院學生積極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大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安徽省大學生計算機博弈大賽、安徽省高校物聯網應用創新大賽、安徽省大學生網絡與分布式系統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華為ICT大賽等各類學科和技能競賽。近三年榮獲國家級獎項60余項,省級獎項200余項。
學院現有教職工87人,其中高級職稱30人,博士40人(含在讀)。擁有省級優秀科研創新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特支計劃人才1人,安徽省教學名師3人,省優秀教師1人,省教壇新秀2人;湯山學者1人,湯山英才2人。并形成了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以及智能網絡與網絡安全學科3支科研創新和服務團隊。
學院教師出版著作、教材25部(其中省“十一五規劃教材”6本、“十二五規劃教材”4本、“十三五規劃教材”3本、安徽省一流教材4本);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等科研項目60余項;發表論文300余篇;專利100余項;完成教育部課題1項,省級教學考試軟件1項,省級教科研項目60余項;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中國發明協會二等獎1項、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二等獎1項;安徽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教育部協同育人校企合作項目3個、安徽省精品課程2門,安徽省專業建設與改造項目1項(網絡工程),安徽省重大教改項目2項,安徽省大規模在線課程示范課程(Mooc課)9項,安徽省教學示范課程11門,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2個,省級實踐教育教學基地2個。
(以上有關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