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圓,女,漢族,1998年生,中共黨員,安徽省淮南人。信息工程學院16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班學生。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級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2016年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征文比賽校級一等獎,2017-2018年通過英語四、六級,2019年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省級二等獎,在2020成功考取安徽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

父母的支持是學姐保持心態平穩的良藥。“無論我怎么選擇,父母一直默默支持我,讓我減輕了很多心理負擔。”學姐說,“開始面對考研或是工作的時候,我并不知道該怎么選擇,總覺得自己沒有信心,并且決定選擇考研以后,學碩和專碩對我來說也是困難的選擇,我的父母一直沒有給我過多的壓力,一切以我自己的意愿為主,這讓我得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專業和方向。”親人是學姐背后的精神支柱,無論是選擇巢院還是選擇安理工,她都是以自己的意愿來決定,自己心愿得以滿足的同時,也更能為以后的學業負責。
高考結束后,她填報志愿都是關于計算機和互聯網有關的專業。她說“社會在進步,不學習先進的知識都覺得自己要拖后腿了。”她還說“建設如今的社會,IT人才是少不了的,選擇這類專業對以后的就業問題也可以減少一些壓力”,父母也都對她的選擇表示認可。
除了父母給予的支持,學姐對巢湖學院的教師以及提供的學習場所也充滿感激。她說大學老師的指點與照顧她會銘記在心。教C語言的李老師,教數據結構與匯編語言的王老師與劉老師等等,都讓她感到大學老師的關懷與學識,這讓她對大學老師產生敬佩的同時,又增添了幾分親切感。她還記得思修老師在課堂上介紹她的征文獲得了校級一等獎,那是她在大學期間獲得的第一次校級獎,內心害羞喜悅的同時也逐漸增強了自己的自信心。鉆研考研的專業課書籍時,數據庫的申老師告訴她數據庫在考研中大部分院校還是比較重視,要努力學習,注重深度而非廣度。概率論的陳老師不僅上課時對于重點解析透徹,課后關于考研中數學的問題也一一講解。輔導員樊老師介紹自己的考研經歷后,讓她感到自己的焦慮得到緩解,壓力也少了許多……每一位老師的幫助、鼓勵,讓她在面對困難時越來越堅強。老師們的耐心和關懷讓她敢于向老師吐露心中的迷茫,也使得她在人生的道路上前進的更加迅速,她對她成長道路上遇到的謝謝老師十分感激。
學姐說學校提供的圖書館是絕大多數考生看書的地方,每個諾大的自習室可以容納將近三四百人,不用讓考生擔心沒有地方學習,并且在去年暑假,因自習室過于炎熱,學校又在自習室為學生安裝了空調,這不僅改善了學生學習的艱苦環境,也讓學生體會到學校對學生的關懷,學姐從心底表示感謝。

采訪到學姐的大學生活時,她首先說:“不要放松自己,是我在大學一直堅持的信念。”大一和大二的時候學姐一直在院學生會工作,在那里認識了很多朋友以及一直照顧著他們的學長學姐,她與他們相處時總有一種大家庭的溫馨和感動。學姐在圖書館的時間居多,在圖書館她也認識了一些朋友,大家來自不同學院,聊著自己課程上的困難,有一種陌生的熟悉感。周末以及沒課的時候除了在院學生會開展的活動中幫忙,她就一直待在圖書館,借許多與本專業有關的書仔細地讀。她說“我讀的慢,因為很多專業術語不認得,不過我院學生會學長告訴我,慢慢來,總會有收獲的,我就這樣慢慢的讀完了一本又一本,到現在我已經讀了三十多本和本專業有關的書籍了。”
隨著學生會工作的結束,學姐開始專注于自身專業素養的提高,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編程能力。她自己剛開始的編程能力并不是很好,寫出來的程序總是有一些小錯誤,她請教過一些老師,老師們告訴她編程就是要練,慢慢刷,從簡到難,自然而然就會有自己的編程思維。她縮短了自己的課余時間,致力于把編程能力提上去,但由于求之心切,壓力也過大,導致后來的結果不滿意。她讓自己冷靜,從自己的學習方法中找原因,終于不再強迫自己在短時間內提高它,而是又讀了一些關于編程技巧的書,和朋友一起探究出現過的錯誤,記錄改正的方法。終于經過調整過自己的學習方法后,她有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方法,寫出的程序也不再凌亂、繁瑣。
大學生活已過大半時,學姐對自己今后的工作開始了規劃,大三上學期她看了些教師資格證的書,并完成考試,本想畢業后做老師的她看到周圍人馬不停蹄的往圖書館去時,她也有點心癢癢,“其實我就想試一試,如果不行,那我就按照之前打算的,畢業后做一名教師,如果成功的話,我就繼續讀下去”她這么說。學姐還說到她在圖書館時,因為和同班同學坐一塊時會讓自己分心,所以她去圖書館時經常獨自學習,我便問她學習時有沒有感到過孤獨,她說:“孤獨是當然有的,看到周圍人都是幾個熟悉的坐在一塊,說說笑笑的,心里也會羨慕她們,但是我不能因為一時的羨慕,強迫自己選擇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我要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她臉上有堅定的表情,雖遺憾沒有經常跟朋友坐一塊看書,但她更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
我問她在知道自己分數后,對最終結果有沒有把握時,她說:“在最終結果還沒出來之前,沒有人能說有沒有把握,只能盡量把自己的心態放得平穩,不要想太多關于結果的事,一步一步、踏踏實實把要做的做好才是我應該考慮的。”隨后我問她在家學習對她的學習效率有無影響時,她說道:“其實我在家里和在學校的作息時間差不多,只是家里條件較差一些,沒有隔音比較好的墻,而且在農村的自建房里,周圍家庭的聲響也都聽得到,但是只要自己把心收住,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努力復習每一科目,就不會被周圍事物所影響。”后來我又問她今年復試的形式一變再變,她的心態有沒有一些波動時,她聽完很明顯笑了一下,她說“波動是肯定會有的,有一種很多書都白看了的感覺,但我覺得既然形式已經變了,我也不能怨天尤人,大家都一樣,只要我把心態把持好,認真復習,我相信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學姐還說她在家復習時還找了準備復試的一些朋友,一起猜測復試的題目,互相鼓勵、支持。學姐說:“我想,考研真的是我迄今為止最難忘的經歷,它的時間很長,每個階段其實都容易讓人崩潰,但我相信,每一個努力的人,都會得到收獲。”
(文/王洋 圖/受訪者提供 審/陳士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