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心理學專業優勢,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7月6日——12日,巢湖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心火相傳,守望童行”實踐團在指導教師湯重、管錦亮的帶領下前往宣城市郎溪縣北港社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留守兒童送上知識陪伴與心理關懷。

再赴郎溪 逐光而行
實踐團由教師教育學院2應用心理學專業10名黨、團員骨干組成,今年是他們帶著專業知識扎根郎溪、服務兒童的第三個盛夏。見面會上,郎溪縣北港社區陳丹老師回顧了前兩年“曼陀羅繪畫”“oh卡聯想”等品牌活動給孩子們帶來的變化,對同學們“三年如一日”的堅守表達由衷敬意。團隊成員表示:“郎溪早已成為我們的第二課堂,第三年我們要把課程做得更深、更細、更有趣,用專業所學為孩子們的假期再添一抹亮色。”

美育啟心 課業筑基
7月7日,實踐團成員劉吉祥帶領開展“美育心靈:曼陀羅繪畫”以及“我的優點樹”心理團輔游戲。成員們給孩子發放繪畫紙與彩筆,引導大家借用色彩與圖案表達內心。活動過程中,團隊成員輔以PPT講解曼陀羅繪畫療愈原理,在藝術創作中幫助孩子放松情緒、探索自我。

協作賦能 目標引航
7月8日,在實踐團成員劉明豪的帶領下,“接力挑戰” 趣味開場,成員分組帶領孩子們開展運球競賽,借趣味任務培養團隊默契與協作能力。過程中,團隊成員關注孩子們的心理狀態,及時鼓勵引導。在“未來時光機” 活動中,鼓勵孩子們在紙上寫下未來計劃,折成紙飛機傳遞“筑夢”期許,以心理學視角助力孩子樹立目標意識,激發成長動力。

療愈手工 心靈筑防
7月9日,陳雅楠主持開展了“療愈心靈”手工漆扇制作活動 ,實踐團成員備好空白漆扇、顏料等材料,指導孩子們創作專屬漆扇,借手工創作傳遞“專注當下、接納自我”的心理療愈理念,讓孩子在動手間釋放壓力。

思維互動 探索自我
7月10日,“聯想思維:OH卡牌心理互動” 趣味開展,團隊成員唐相寧選取OH卡牌引導孩子聯想創作故事,激發了孩子想象力與表達欲,也在故事的創造中照亮和溫暖了自己。

心靈折紙 故事啟蒙
實踐團成員范文帶著孩子們圍坐成一圈,展開“心靈折紙故事會”。她把彩色卡紙輕輕鋪在每個人面前,告訴大家:紙張對折的每一次壓痕,都是把心情悄悄藏進去的小動作。孩子們屏住呼吸,選了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折出小船、小狐貍、會飛的心。紙片沙沙作響,故事像風一樣在指尖傳遞。孩子們互相交換折紙,聆聽彼此的故事,笑得像春天剛開的花。實踐團成員也低頭折起童年的紙飛機,與孩子們一起把心事折進翅膀,放飛在教室的陽光里,溫暖而熱鬧。


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以專業為翼,在為期一周的實踐活動中,串聯課業幫扶、心理團輔、安全宣教等多元活動。作業輔導中,成員們用認真負責的態度,為孩子們筑牢學業根基;心理服務里,以專業知識守護心靈成長;安全宣教時,借創新形式傳遞守護力量,團隊成員在服務中踐行專業價值,實現“以心護童、雙向成長”的實踐目標,為暑期“三下鄉”寫下溫暖注腳。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專業學習,不斷提升服務社會能力,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共同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文/唐相寧、盛雪蘭 圖/吳慧賢、盛雪蘭 初審/左勁中 終審/胡傳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