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尋廬劇藝術的傳承與創新,4月13日至17日,巢湖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音樂系貢婷老師帶領學生團隊,先后赴合肥、六安、蕪湖三地開展“美育浸潤”實踐研學活動。本次活動以“觀演+研討+實踐”三維聯動模式展開,通過沉浸式學習,深化師生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廬劇的認知與理解,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在美育中的傳承與發展。
觀經典劇目 悟藝術魅力

4月13日下午,團隊首站抵達合肥大劇院,合肥市廬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段婷婷熱情接待了師生一行,并帶領大家觀賞了經典廬劇《劉蘭芝》。該劇以精湛的唱腔、細膩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廬劇的獨特魅力。演出結束后,學生代表徐一丁向段婷婷獻花致謝,表達對廬劇傳承人堅守藝術的敬意。這一動人場景被安徽電視臺記錄,成為本次活動的重要影像資料。
對話傳承人 探藝術精髓

4月16日下午,團隊前往六安皖西演藝有限公司,研學師生與企業黨支委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活動,與省級非遺傳承人白樹龍、馮曉薇展開深入交流。白樹龍則系統梳理了廬劇的發展脈絡,從早期民間藝術到入選國家級非遺的歷程,并分享了皖西廬劇在省級“五個一工程”獎等榮譽背后的堅守與創新。馮曉薇結合《休丁香》《討學錢》等經典劇目,解析了廬劇聲腔、小調的運用技巧,并現場示范不同角色的表演風格。此外,團隊還參觀了六安市圖書館地方文化展區,進一步加深了對皖西地區文化生態的理解。
進校園宣講 播傳承火種

4月17日上午,團隊走進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開展“廬劇進課堂”美育宣講活動。通過播放精選劇目片段、講解廬劇歷史、示范經典動作等方式,團隊成員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向中小學生普及廬劇知識。在互動環節,小朋友們踴躍嘗試戲曲手勢和唱腔,現場氣氛熱烈。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戲曲的魅力,也為廬劇的未來傳承播撒了新的種子。
深化美育浸潤 增強文化自信
本次研學活動通過“劇場觀摩+專家研討+校園實踐”的創新模式,使師生對廬劇的藝術價值、歷史傳承和社會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學們紛紛表示,五天的沉浸式學習不僅提升了專業素養,更增強了文化認同感與民族自豪感。
未來,教師教育學院將繼續深挖傳統文化育人內涵,整合優質文化資源,拓展“美育浸潤”實踐路徑,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教育中煥發更強大的生命力。(文/貢婷、徐一丁 圖/凌昕等 初審/左勁中 終審/胡傳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