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提升大學生對時間管理的意識和能力。2024年9月至11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團體心理輔導室開展了以“拖延克星聯盟”為主題的新生傾向性系列團體輔導活動。此次團體輔導活動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辦,教師教育學院協辦,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團隊指導,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具體實施,為期七周,參與團輔訓練學生數達343人次。
團體輔導活動是一種集體參與的心理輔導方式。本次團體輔導活動方案基于團體動力學、社會學習理論和格式塔技術的理論等理論依據,通過專業的心理評估和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從“融冰破繭,相互認識”“增強團隊凝聚力”“認識拖延”“感知時間”“時間管理”“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控制力”七個方面進行設計與開展。同時,該方案還注重團隊建設和溝通交流,通過課程設置和活動組織促進同學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歸屬感,幫助同學們認識拖延行為的影響及后果,學會掌控時間,培養積極習慣,更快融入校園生活。活動設計者為2021級應用心理學學生馬甘霖露,并與2022級應用心理學學生唐培、王曦若共同擔任活動帶領者。
預備活動中,帶領者馬甘霖露簡要介紹本次團體輔導活動的目的和流程,并提醒同學們保持尊重、理解和保密的原則,簽訂了團體契約。同學們均表示出對此次活動的期待和支持,希望自己可以從本次活動中獲得成長并建立積極的習慣。

你好,我的朋友
在同學們的期待中,本次團輔活動正式開始。在精彩的互動游戲中,同學們依次介紹自己,相互認識并根據游戲口令迅速分組。最后,同學們在便利貼上寫下對七次團體輔導活動的期待,提升目標以及下周計劃要做的事情,并貼在各自隊伍的黑板上。

本期活動有助于同學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心理健康意識,促進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同學們掌握了時間管理技巧,形成了合理安排時間的觀念。
我身邊的拖延怪獸
本期活動旨在幫助同學們認識拖延,覺察自身拖延行為。活動由時間管理游戲開展,在游戲中同學們都在自己的隊伍爭分奪秒積極完成活動目標,每個人都沉浸其中。最后,在“拖延那件小事”環節中,同學們積極分享了自己身邊的趣事并思考是否存在拖延行為。

本期活動在濃厚的嬉戲氛圍和同學們的積極參與下圓滿結束。通過本期活動同學們樹立了克服拖延的信心,不僅掌握了實用的方法和技巧,還形成了盡快行動和實踐的習慣。
時光隧道
為激發成員興趣,本期團輔活動由腦筋急轉彎引出。在一系列精彩的游戲中,各隊成員用心感受時間的流逝,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拖延情況,并積極思考,現場氛圍輕松愉快。最后各隊成員在便利貼上寫下自己下一階段的目標,并貼到黑板上。

本期團輔活動幫助同學們認識了時間的重要性,打破拖延魔咒,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幫助同學們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做時間的主人
本期活動由時間利用游戲引出,同學們積極思考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各抒己見,一輪又一輪的頭腦風暴,贏得在場所有人的熱烈掌聲。活動臨近尾聲,大家在帶領者的引導下思考自己的時間利用情況。并在便利貼上寫下自己下一階段的目標,貼在各隊的黑板上。

本期活動幫助同學們增強了時間管理能力,并使同學們感受到時間利用的重要性,減少了同學們的拖延現象。
我真的很不錯
本期活動由優點轟炸環節展開,同學們在游戲中接受來自他人的贊美與肯定并積極給予回應。大家驚喜地挖掘出自身那些被忽視的閃光點,打開記憶的寶庫。在成就分享環節,每位同學更是說出了最讓自己感到難忘的事情,贏得在場同學們的熱烈掌聲。

本期團輔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優勢與潛力,還幫助同學們增強了自我效能感,使同學們帶著這份勇氣和自信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聯盟戰隊全軍出擊
本期活動從精彩有趣的活動展開,在游戲中同學們積極參與、默契配合,在游戲中奠定了本次活動氛圍。同學們針對拖延行為展開激烈的討論,表達出自己拖延行為的改善。最后制作“拖延克星聯盟”DIY手賬,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記錄著活動以來的美好瞬間。

本期活動的圓滿結束,有效幫助了同學們釋放壓力,放松身心。相信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See You Again
本期活動同學們展示了上一期團輔活動中制作的手賬,并分享自己難忘的瞬間。在團輔活動中,同學們不僅認識到了拖延帶來的負面影響,還培養了積極習慣。接著同學們觀看了往期團輔活動的留念視頻,視頻記錄了同學們克服拖延的點點滴滴。

同學們表示在團輔活動中放松了身心,了解到拖延帶來的負面影響,還建立了積極的習慣,受益匪淺。在本期活動中,帶領者唐培向大家分享了一些克服拖延的實用技巧,并鼓勵同學們積極克服拖延習慣。活動最后,同學們與工作人員共同進行了合影留念。

本期系列傾向性團輔,是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12.5心理健康宣傳活動月”的主題內容之一,持續3個月總共7場次活動,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相信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更好地應對拖延癥帶來的挑戰,提升自我控制能力,開辟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圖、文/沈凱璇 初審/鄭艷 終審/華紫武、蔡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