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探索專業發展新模式,實現人才培養質量新提升。3月24日下午,教師教育學院召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暨2024級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研討會。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邀請了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韓建濤、巢湖市教體局學前教研室主任於婷婷、巢湖市中心幼兒園教育集團總園長方萬年、巢湖市市直機關幼兒園教育集團總園長凌麗梅、安巢經開區實驗幼兒園園長趙英俠、巢湖市中心幼兒園裕溪河畔分園園長陳仁翠出席活動。教師教育學院黨委書記朱玉票、副院長(主持工作)蔡廣、副院長鄭艷、黨委副書記左勁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項目負責人李瑛教授、教育系主任甘超、學前教育專業部分教師與學生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第一階段由鄭艷主持。首先,朱玉票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一流專業的建設與一流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政府、高校、幼教機構的通力合作,希望能夠進一步發揮巢湖市幼教聯盟這一合作平臺的功能,加強在產學研合作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研討與合作,凝聚力量,共同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隨后,蔡廣向與會專家介紹了教師教育學院的事業發展規劃、學科專業布局、專業認證工作等情況。李瑛圍繞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與發展,向現場專家介紹了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的構建及課程類型的設置。


會議第二階段由甘超主持。參會人員重點圍繞“新形勢下學前教育發展趨向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這一主題進行交流研討,并針對2020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執行情況,基于人才培養利益相關方的訴求反饋,進一步完善2024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在談及“低生育率”對學前教育的影響時,於婷婷指出,新生人口下降引發的供需形勢驟變,首先受到沖擊的便是學前教育,面對已經到來的幼兒園“關停潮”,由“量”向“質”的轉變是關鍵,學前教育高質量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師資隊伍,而人才培養是關鍵。在討論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如何貼近社會需求時,凌麗梅指出,面對新的人口形勢和政策要求,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向下延伸”,聚焦0-3歲的托育市場,開設托育方向的課程,加強托育師資隊伍建設。對于畢業要求與課程設置等問題,趙英俠建議,基于《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要求,以及“托幼一體化”的現實需求,可以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適當增加保育方面的課程,增強學生的健康指導能力,滿足當前幼教機構的職業需求。對于如何實現人才培養的卓越轉向,陳仁翠認為,新形勢下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學習型、研究型、發展型的幼兒教師,卓越幼兒教師的培養重在核心素養,特別是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在師生交流環節,學生代表結合自身專業學習、能力養成、職業規劃、就業愿景等問題,紛紛提問發言,本著“學生中心”的宗旨,行業專家和專業教師一一做出了回應和解答。研討中,與會人員還進一步圍繞“三全育人”如何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細化落實,如何凝練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特色,如何實現幼兒教育、體育教育、藝術教育的有機融合和協同發展,走差異化、融合性、應用型的發展道路,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會議第三階段由左勁中主持。左勁中介紹了教師教育學院學生發展與就業情況。參會人員圍繞如何發揮“U-G-K”協同育人機能,構建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協同育人體系,加強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朱玉票做總結發言,他強調會后要認真消化吸收專家意見,要進一步貫徹落實“OBE”教育理念,加強新版人才培養方案的論證工作,不斷提升專業內涵,凝練專業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本次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研討會的成功召開,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為2024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師范專業認證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文/甘超 圖/吳蕓 初審/鄭艷 終審/朱玉票 蔡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