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巢湖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徐頻頻副教授和戴銘博士,赴巢湖市烔煬中學,為全體高一年級學生開展巢湖民歌校本課程大課堂活動。本次活動系巢湖學院——烔煬中學托管幫扶系列活動之一。

課堂上,徐頻頻從語言、文化、地理三方面分別介紹了巢湖、鳳陽、五河、大別山、當涂、徽州六種安徽民歌。其中,巢湖民歌細分為巢縣民歌、廬江民歌、無為民歌、含山民歌、和縣民歌五大類。在1955年3月,巢縣民歌首次受到音樂界的關注,其體裁主要以勞動號子、山歌、小調三大類。此外,學生們欣賞了安徽各個地域視頻映像,并現場聆聽了國家非遺傳承人蔣四林的原生態演唱表演。

巢湖民歌歷史悠久,極具地方音樂特色,它源于生活,又經過加工、提煉、選擇與組織而具有了超乎生活常態的節奏感、韻律感。最后,徐老師期望同學們,擔起保護、傳承和創新巢湖民歌的責任,努力成長為新時代巢湖民歌的傳唱者。
本次活動的開展,既向青年學生傳授了巢湖民歌的知識和技術,又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巢湖民歌的種子和希望,也為巢湖民歌的傳承與創新厚植了基礎,更為巢湖學院托管幫扶烔煬中學開啟了新篇章。(文圖/戴銘 初審/鄭艷 終審/蔡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