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外國語學院第6期學術沙龍在明德樓二樓會議室舉行,此次活動由校際科研平臺——巢湖學院數字人文與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召集,主題為:“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申報經驗分享”。活動特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紀梁教授做經驗分享。外國語學院院長余榮琦、副院長余鵬、學院各研究中心負責人、學科專業負責人以及部分教師代表參與。活動由外國語學院院長余榮琦主持。

活動伊始,余榮琦對陳紀梁的學術背景和科研成就進行了簡要介紹,同時表達了歡迎與感謝。陳紀梁主持的《中國印刷技術史》獲得2022-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立項,外國語學院慕媛媛教授是該項目的主要成員,也是該項目的合作譯者。陳紀梁毫無保留地向與會教師分享了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申報經驗。他指出,樣章的翻譯質量至關重要,體現申請團隊的翻譯能力與翻譯策略,是項目申請的關鍵。書目選擇方面,建議選擇近兩年新入庫的推薦書目,應反映當代中國在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出版商選擇方面,建議與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指定的國外出版商合作。在課題組成員方面,不僅主持人與譯者應有相關的學術背景與研究背景,也應有外方合作譯者/審校人員和項目涉及學科的專家學者參與,為語言的地道性和內容的專業性提供指導與保障。
隨后,圍繞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申請等進行了交流。學院教師就學術外譯項目申請準備、小語種學術外譯項目申請以及外譯項目中人工智能的角色進行了提問,陳紀梁對所提問題進行了詳細專業地解答。
最后,余榮琦在總結中對陳紀梁表達了感謝,同時也希望今后在科研、學科專業建設等方面能得到更多的指導和幫助。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旨在深化中外學術交流和對話,進一步擴大中國學術的國際影響力,希望學院的教師認真積累,條件成熟時積極申報,為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貢獻力量。
(文/鄭穎 圖/陳婉柔 初審/余鵬 終審/余榮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