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20日,2023符號學國際會議在四川大學國家雙創示范基地隆重舉行。外國語學院符號學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徐結平博士應邀參加。本次會議由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文化與傳播符號學分會、中國語言與符號學協會、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大學符號學-傳媒學研究所等主辦。此次會議規模大,學術性強,學術層次高,參會學者268名,涉及6個國家和地區的187個科研院所單位,國內外符號學頂尖級學者傅修延、趙毅衡、王銘玉、李杰、克里斯蒂安·班科夫(Kristian Bankov)、馬西莫·萊昂內(Massimo Leone)、祝東、余紅兵等悉數參會。

徐結平在19日下午的分論壇“符號學遺產”中,以《符號學視閾下的孫子詭道新解》為題,分享了自己的最新學術成果,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

19日晚,應中國語言與符號學學會會長,原天津外國語大學副校長王銘玉教授的邀請,外國語學院符號學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參加了中國語言與符號學學會研究基地聯盟會議。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等11個符號學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匯報了工作進展,分享了最新研究動向。徐結平代表外國語學院“符號學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做了有關骨干隊伍建設、交流學習與研究特色的匯報,并在會上提交了加入研究基地聯盟的申請。最后,中國語言與符號學學會王銘玉會長提出了凝聚力量、互通經驗、辦好刊物與本土化四點建議,進一步明晰了中國符號學發展的方向。
通過講座、匯報以及會議間隙與符號學家的深入交流,了解了符號學最新研究動向,學習了其他研究中心建設的先進經驗,同時也就相關合作事宜達成了初步的意向。此次會議,不僅是加強對外宣傳、提升研究中心知名度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實“走出去,引進來”理念的重要舉措。(圖、文/徐結平 初審/余鵬 終審/余榮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