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外國語學院第5期學術沙龍在明德樓二樓會議室舉行,此次活動的主題為:“翻譯研究與外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安徽省外文學會秘書長曹軍教授蒞臨指導,活動特邀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許文勝教授作主旨報告。外國語學院院長余榮琦、副院長余鵬、學院各研究中心負責人、學科專業負責人以及教師代表參與。活動由外國語學院院長余榮琦主持。

活動伊始,余榮琦對曹軍和許文勝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對許文勝的學術背景和科研業績作了簡要介紹。隨后是《初心與使命-建黨偉業中的翻譯活動研究》的主旨報告。許文勝以娓娓道來的方式向講述了建黨偉業中的翻譯活動的生動歷史。他指出,在建黨初期,58名黨員中就有37名從事過翻譯類活動;“五四運動”時期,以陳獨秀、李大釗為首的先進知識分子通過翻譯活動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早期的共產主義者“譯行合一”,不僅從事翻譯活動,傳播馬克思主義,同時也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踐行者,為中國的救亡圖存尋找方法。此外,正是由于翻譯,一些珍貴的檔案才得以保留下來。報送共產國際的譯稿為中共一大保留了彌足珍貴的歷史檔案。同時,會議口譯也隨著早期革命活動的開展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余榮琦總結指出,早期革命家的翻譯活動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許文勝通過詳實的史料爬梳,展示了建黨偉業中的翻譯活動,理清了這一時期翻譯活動的軌跡,填補了這一時期翻譯專門史研究的空白。

第二項議程中,許文勝、曹軍圍繞翻譯研究與外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的相互關系同與會教師進行交流。交流與環節中,學院教師就翻譯研究以及專業課程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提問,兩位專家結合自己工作的實踐經驗對所提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最后,余榮琦還簡要介紹了外國語學院省級課程思政示范中心的建設成果。同時,業希望兩位專家能對我院的科研、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引進等工作給予更多的指導和幫助。
(文、圖/張丹 初審/余鵬 終審/余榮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