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教育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繼承光榮傳統、肩負強國使命、用青春汗水書寫新時代新征程奮斗篇章,外國語學院基層團支部陸續開展“艱苦奮斗 強我中華”青春思政大討論主題團日活動。
21商英3班團支書楊敏帶領全體同學共同觀看了《覺醒年代》,其中既細致地勾畫出時代青年們的鮮明個性,更深情禮贊他們所共有的錚錚風骨,正是由于他們自身的文化沖突與覺醒,直接喚醒了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趙世炎、蔡和森等革命青年的自我意識,自覺對民族、國家和個人命運進行科學理性的認知和追求,才有了后來的新中國——這是一種精神的感召,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21英語4班團支書韋佳佳說到,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中國共產黨靠艱苦奮斗起家,靠艱苦奮斗發展壯大成就偉業。艱苦奮斗作為黨的光榮傳統和特有優勢,將伴隨黨的事業發展,代代傳承,發揚光大。

22英語2班的四位同學分享了華羅庚、錢三強、鄧稼先和袁隆平四位奮斗者的事跡及精神,讓同學們充分地意識到中華民族的艱苦歷程。隨后,團支書蒲晴帶領同學們就“什么是奮斗”、“什么是奮斗精神”、“當代青年該如何奮斗”三個問題進行深入解讀,讓同學們認識當代青年的初心使命,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

22商英3班余杰作了“青年逢盛世,奮斗正當時”主題演講。接著,同學們就“如何做一名吃苦耐勞的青年”這一問題展開積極討論。隨后,團支書劉永青介紹“鐵人”王進喜的先進事例,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銳意創新的開拓意識,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深入人心。最后,劉永青組織大家進行“歷史大串燒”游戲。通過接龍,同學們完整地介紹出一段歷史事件,加深同學對歷史事件的回憶。

接下來,外國語學院團委將會持續推進開展“艱苦奮斗 強我中華”青年主題文化活動,以青年喜樂見聞的方式激發團員青年的奮斗精神,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緊跟黨走、不懈奮斗,勇擔時代賦予的重任。(文/韋佳佳、余仁能 圖/各團支部 初審/李磊 終審/張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