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外國語學院第一期知識網絡翻譯工作坊在博學樓502口譯實驗室開課。開課前,在明德樓商務英語實訓室舉辦了簡短的開班儀式。外國語學院院長余榮琦、副院長余鵬、數字人文與對外傳播研究中心負責人慕媛媛教授及首期學員50余人參加了開班儀式。

余鵬首先從主要目標、時間安排和學習要求等方面對知識網絡翻譯工作坊進行了介紹。慕媛媛就翻譯工作坊具體的培訓內容、翻譯知識網絡的構建與翻譯能力提升的相互關系作了簡要的介紹。工作坊將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通過為期8周的訓練,對翻譯領域不同知識類別中的具體知識點進行梳理,開展精準的知識點分析和實例講解,提供精細化的教學,并將翻譯知識工程研究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充分發揮科研反哺教學的作用,以期促進學生翻譯能力的提升。
余榮琦在講話中指出,知識網絡翻譯工作坊是外國語學院依托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成果所開展的實踐教學項目,本著服務學生的初心,秉承“公益性、服務性和教育性”的原則,為同學們提供的一個培訓和實踐的平臺。希望全體同學要利用好這次機會,以“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遞中華文化”為目標,不斷豐富自己的翻譯理論和實踐知識,提升中英互譯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外國語學院近年來積極推進中國傳統文化、中外文化對比與傳播研究,注重數字人文在語言研究中的創新,以及數字化在對外翻譯傳播方面的應用。依托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積極開展科研反哺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外語人才的翻譯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文、圖/徐超 初審/余鵬 終審/余榮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