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安徽省比較文學教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的有組織、高質量發展,構建安徽省比較文學學術共同體,11月16日下午,安徽省比較文學學會首期“博融講壇 ”在巢湖學院順利舉辦。此次講壇由巢湖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省比較文學學會、安徽省比較文學學會跨文化教學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安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協辦。講壇的主題是“文學研究視野下的跨文化教學與研究”。講壇的主會場設在巢湖學院,巢湖學院外國語學院全體教師、學生代表以及省內外比較文學領域的學者近2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會議伊始,巢湖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余榮琦致辭,對戚濤教授和夏蓓潔教授親臨巢湖學院表達了感謝,同時也對特邀主持人高勝兵教授和所有線上線下參會的專家學者表達了謝意。隨后介紹了舉辦博融講壇的意義和背景以及此次講壇的主要安排。

安徽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安徽大學中西文化比較與文明互鑒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戚濤教授,安徽省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跨文化教學與研究專委會主任、合肥學院夏蓓潔教授應邀擔任此次論壇主講嘉賓。巢湖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余榮琦教授,安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高勝兵教授擔任講壇主持人。

夏蓓潔教授的報告主題為“外語專業的跨文化轉向—背景、現狀與挑戰”。夏蓓潔結合跨文化教育趨勢和新時代的國際傳播人才培養,解讀了《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南》中跨文化能力培養目標,具體分析了外語專業人才培養中跨文化轉向的背景、現狀和挑戰,并以全國大學生跨文化能力大賽為例,闡釋了跨文化教學的現狀和特點,同時針對外語教師發展的壓力和困境提出了極具價值性和參考性的建議,即在跨文化教育中,要明確文化身份、增強跨文化體驗,要識變、應變和求變。戚濤教授的報告主題為“現代性、美國式自我/共同體范式及其警示意義”,提出現代性在給個體帶來自由平等及自我實現的同時也引發了身份認同、歸屬感缺失等危機;為應對現代性個體發展危機,美國文化建構了以“個人主義+精英主義的排他-自戀式”為核心的松散、競爭和排他的共同體模式,這種模式進一步放大了現代性的負面效應,如競爭性個人主義、排他性精英主義。戚濤強調,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應該規避這種模式及其危害,發揚傳統文化的優勢,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最后,安徽省比較文學學會會長戚濤在會議總結中,感謝了巢湖學院外國語學院的精心組織,并倡導學會各會員單位以“博融講壇”活動為著力點,共建“安徽省比較文學學術共同體”。同時,他指出在新時代背景下,要以比較文學和跨文化研究的視野為切入點,深入挖掘和研究安徽本土文學文化,在跨文化的對比和研究中,進一步推動安徽文化的交流和外宣,增強文化自信,講好安徽故事,發出安徽聲音。此次講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廣大教師交流學術經驗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對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科研活動、培養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術水平和科學認知能力具有積極作用,贏得了參會者的一致好評。
(文/馬曼華 圖/徐超 審/余榮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