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寫作》課程標準
1.前言
1.1課程代碼、名稱
課程代碼:FL2064214、FL2064215
課程中文名稱:英語寫作(一)、(二)
課程英文名稱:English Writing I、II
1.2學時與適用對象
課程總學時64學時,本標準適用于四年制英語(師范)專業。
1.3課程屬性
1.3.1課程地位(宋體,小四號,加粗)
《英語寫作》是外國語學院英語(師范)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是學生學習英語寫作理論與方法,進行寫作訓練,培養英語寫作技能的一門高等學校專業技能課程。英語寫作最能綜合地反映學習者的認知水平、思想狀態和文字運用能力。因而該課程在同類課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倍受學校和師生的關注。
1.3.2課程性質
《英語寫作》是英語(師范)專業必修課,是該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集理論講授并兼顧寫作實踐的課程。
1.3.3課程與課程群的聯系
其前導課程是《英語語法》、《英語閱讀》,后續課程是《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與指導》。
2.課程教學設計
2.1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和依據
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和依據
英語寫作課程必須要符合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的需要,培養適應21世紀復合型外語人才。而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實用英語寫作課程也是為了響應2005年出版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因此實用英語寫作成為英語專業本科階段的一門重要實踐課,是專業技能課中的必修課。
應用型本科高校以培養面向生產、建設和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綜合應用能力和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遵循應用導向原則,《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組織緊緊圍繞應用型英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選擇與實施,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前瞻”為度,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積極探究、勤于實踐,逐步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寫作過程中出現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用英語寫作手段溝通交流的能力,突出寫作實踐能力的培養。
無論是在筆頭還是計算機條件下寫作,英語寫作作為一項必須的交流手段,是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必備的職業能力,寫作水平的要求只會提高,不會降低,還要適應計算機網絡寫作的新情況。而且,由于現代化產業分工越來越細,英語寫作要適應行業需求也越明顯,要求英語寫作課程面向實際運用的會得到更多的重視,盡管英語寫作課程帶有普通英語的學習目的。
2.2課程設計思路
英語寫作課程設計就是根據英語學習者的英語寫作能力和水平,運用現有的英語寫作理論和實踐信息編制英語寫作大綱,根據英語寫作大綱選編材料,確定教授這些材料的教學法,建立可檢查達到特定英語寫作課程目標和要求的評估體系。
在英語寫作課程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英語專業本科二年級學生)的需求、學習動機、對課程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外語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學班的規模,教學時數,教學條件等;以及教師的語言水平、專業知識、教學經驗等,仔細分析這些教學基本因素,然后制定一個詳細的課程計劃,其中包括學習活動,教材和評估等。這些分析對于能否達到課程要求至關重要,有助于課程設計和教學方向更為明確和切實。
在教學內容上,由于英語寫作內容多,而教學時間有限尤其是理論課,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窮盡所有的內容。因此在教學計劃中必須考慮到培養學習者的獨立研究能力,并且多運用現代科技下的一些技術條件,如多媒體的合理運用。英語寫作教學分理論課和實踐課兩塊。先解決理論問題,知道如何用英語寫作;然后是實踐課,將理論上的英語寫作變成文字和文章,檢驗理論學習的成果,使之實實在在成為英語寫作水平。教學內容從話語的低層次向高層次遞增,從字、詞、句、段落到文章,從文章的主要文體向重要運用文體學習英語寫作。
3.課程目標
3.1總體目標
通過本課程教學,使學生了解英語寫作的基本理論,理解英語寫作的基本技巧,熟悉遣詞造句的基本原則,掌握段落結構如何拓展,旨在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為學生下學期英語寫作課程中的篇章和實際日常寫作部分的順利學習提供條件,也為日后從事與英語相關的工作奠定基礎。
3.2具體目標
3.2.1知識方面目標
培養學生初步的英語寫作能力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包括詞的選擇、有效寫好句段落的要求、以及篇章層面的提綱、摘要、短文以及主要應用文撰寫的基本要求。
3.2.2能力方面目標
幫助學生在已掌握的語言知識的基礎上,不斷通過練習和實踐性課程,培養學生的準確與鮮明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在基本的英語書寫能力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學生的書面英語表達能力并開啟科研能力,
3.2.3 素質方面目標
具有實事求是的學風,具備積極探索、開拓進取、勇于創新、自主創業的素質;具備良好的精準表義意識;加強職業道德意識,具有愛崗敬業、吃苦耐勞、扎根基層、勇于奉獻的職業素質;團隊合作精神和信息搜索、整理、歸納的綜合英語素質。
4.內容標準
4.1課程內容確定的依據
本課程的基本目標就是使學生理解和系統掌握英語寫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學會用英語從事寫作,達到順利書面交流的目的;根據用人單位實際需要,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根據課程目標確定實現課程目標的學習領域:英語寫作(1)熟悉遣詞造句的基本原則,掌握段落結構如何拓展。英語寫作(2)熟悉熟悉記敘、描寫、說明文和常見應用文。
4.2教學內容安排
課程總學時64,比以前增加一倍,以突出核心課程的地位。在保證學科的系統性、和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突出培養“雙師型”人才的宗旨和英語專業特點的基礎上,對課程體系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主要表現在:由全部理論課改為理論和實踐課,而且實踐課占總課時的三分之二,以突出實踐課的實踐所占課時的比例;在理論課的學時安排上,基礎知識、重點知識多安排學時;一般內容、延展性內容少安排學時或安排學生課外自學。在內容安排上,重點講授有效句子、段落和篇章的寫作,以及主要文體和主要應用文體的寫作,對于內容,可安排學生課下自學。在教師講授和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適當安排座談和討論,介紹本學科的研究進展,開拓學生視野。
4.3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
表1 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表
序號 | 教學單元名稱 | 教學目標與要求 | 建議學時 |
1 | Chapter 1 Manuscript Form and Punctuation
| 掌握字母在標題、專有名詞及句中的大寫的基本規則。掌握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了解小括號、方括號、省略號及破折號的使用。 | 4 (其中2課時為實踐課) 后面只有括號和課時數。 |
Chapter 2 Using Proper Words | 了解單詞的三種類型,重點掌握該種詞類劃分對寫作的意義。掌握詞匯使用的基本原則。讓學生意識到豐富的詞匯對寫作的影響,培養積累單詞的好習慣,同時要擴大閱讀,多用字典。 | ||
2 | Chapter3 Making Correct And Effective Sentences | 理解什么是正確的句子。 | 8(6) |
掌握擴充句子的兩種手段:并列和從屬。 | 2.5(2) | ||
掌握有效句子的基本要求: 統一、連貫、簡潔、強調、變化。 | 10.5(8) | ||
3 | Chapter 4 Developing Paragraphs | 了解段落結構,掌握段落拓展的方法。 主要有:順序拓展辦法: 時間順序,步驟順序,空間順序; 手段拓展辦法: 舉例,比較對比,因果,分類 |
7(6)
|
4 | Chapter 5 Summarizing | 了解摘要寫作的用途,掌握其寫作的步驟。 | 4(3) |
5 | Chapter 6 Composing Essays | 了解好文章的衡量標準和寫文章的基本步驟,了解文章三個部分的功能。掌握記敘文、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 15(12) |
6 | Chapter7 Writing for Practical Purposes | 掌握應用文寫作的格式規范、應用文寫作的語言要求和內容要求。 應用文主要包括:通知、邀請函、便條、書信和簡歷,以及準備畢業論文撰寫。 | 13(9) |
5. 實施建議與要求
首先通過講授法,講解寫作基本概念與理論,使學生對寫作知識有個基本的了解,并且掌握一定的相關詞匯。之后采取小組討論、啟發式教學、交際法教學和案例教學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寫作訓練;然后通過技巧及句型介紹、學生作業討論分析,學習段落的寫法、討論分析范文,學習篇章的寫法。在教學上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使學生易于掌握。通過課本上的范例,課外補充的范例,和學生的習作進行對比教學。并讓學生進行部分作業互改,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課外教學通過布置作業以加強理解和訓練、課程教學內容。
5.1師資隊伍
課程組教師應為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具備英語寫作方面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具有“雙師”或“雙能”素質,還要具有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課程組教師隊伍的職稱、學歷、年齡和學緣結構合理,“雙能”或“雙師”型師資占比超過80%以上。主講教師要具有較強的教學改革意識和質量意識,潛心教學與科研,且能將教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5.2教學條件
5.2.1使用教材
丁往道、吳冰等編著,《英語寫作基礎教程》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
5.2.2主要教學參考書
(1)丁往道,《英語寫作手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年;
(2)蔡基剛,《實用寫作高分指導》,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
(3)傅似逸,《英漢應用書信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4)孫 驪,《英語寫作》,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
(5)揚俊峰,《英語寫作》,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6)周邦友,《實用英語應用文大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7年;
(7)謝建奎,《英語互動式寫作教程》,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8)祁壽華,《高級英語寫作指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9)胡文仲 吳禎福,《實用英語寫作》,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0)陳立平 《新編英語寫作教程》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11)毛榮貴 《英語寫作縱橫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5.2.3 實踐條件
表2:英語寫作(一)項目內容、能力標準和學時分配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類型 | 主要內容 | 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或能力標準 | 學時 分配 |
1 | 標點符號 同義詞 | 演示 作業 | 英文盲打、頁面格式; 同義詞相關遣詞作業 | 熟練掌握 | 2 |
2 | 寫出正確的英語句子 | 演示 作業 | 句子結構、正確主語、主謂一致、指代一致、句號、關聯詞、主句、正確比較、正確使用時態 | 熟練掌握 | 6 |
3 | 并列和主從關系 | 演示 作業 | 并列和主從句的特征 | 熟練掌握 | 2 |
4 | 寫出有效的英語句子 | 演示 作業 | 句子的統一性、關聯、精準、強調、多樣、避免中式英語 | 熟練掌握 | 8 |
5 | 段落展開 | 演示 作業 | 時間空間、過程舉例、比較對比、因果分類 | 熟練掌握 | 6 |
表3 英語寫作(二)項目內容、能力標準和學時分配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類型 | 主要內容 | 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或能力標準 | 學時 分配 |
1 | 摘要寫作 | 演示 作業 | 讀文章、寫摘要、修改 | 熟練掌握 | 3 |
2 | 短文寫作 | 演示 作業 | 寫作步驟 文章的三個主要部分 | 熟練掌握 | 2 |
記敘文 | 4 | ||||
說明文 | 4 | ||||
3 | 應用文寫作 | 演示 作業 | 通知、問候、祝愿、正式邀請函 | 熟練掌握 | 3 |
便條 | 2 | ||||
書信 | 2 | ||||
履歷 | 2 |
5.3教學組織與管理
課程教學由教研室主任負總責,課程組組長負責具體的組織與實施。基本流程包括:①成立課程組,②教學準備,③課程教學,④輔導答疑,⑤課程考核,⑥總結反饋。建議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全部集中在明德樓有小圓桌的教室進行,便于學生分組實踐討論、修改作業,實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一體化。
5.4教學方法與手段
首先通過講授法,講解寫作基本概念與理論,使學生對寫作知識有個基本的了解,并且掌握一定的相關詞匯。之后采取小組討論、啟發式教學、交際法教學和案例教學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寫作訓練;然后通過技巧及句型介紹、學生作業討論分析,學習段落的寫法。在教學上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使學生易于掌握。通過課本上的范例,課外補充的范例,和學生的習作進行對比教學。并讓學生進行部分作業互改,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課外教學通過布置作業以加強理解和訓練、課程教學內容。
5.5 課程評價與建議
表4 考核成績表
姓 名 |
| 班 級 |
| |||
學 號 |
| 專 業 |
| |||
考核類別 | 序號 | 考核內容 | 考核方式 | 單項成績(百分制) | 權重 | 考核結果 |
過程性評價 | 1 | 平時出勤、考勤 | 點名等 | 20 | 0.2 |
|
2 | 正確英語句子 | 書面作業 |
| 0.1 |
| |
3 | 有效英語句子 | 書面作業 |
| 0.1 |
| |
4 | 有效英語段落 | 書面作業 |
| 0.2 |
| |
5 | 有效英語作文 | 書面作業 |
| 0.2 |
| |
6 | 英語應用文 | 書面作業 |
| 0.2 |
| |
7 |
|
|
|
|
| |
過程考核總成績 |
| |||||
終結性評價 | 8 | 理論考核(閉卷考試) |
| |||
最終成績(過程考核成績占50%,期末考核成績占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