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英語》課程標準
1.前言
1.1課程代碼、名稱
課程代碼:FL2064208 FL2064209
課程中文名稱:高級英語(一)、(二)
課程英文名稱:Advanced English I、II
1.2學時與適用對象
課程總學時128學時,本標準適用于四年制英語(師范)專業。
1.3 課程屬性
1.3.1 課程地位
《高級英語》是對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技能培養訓練的綜合性課程,是一門對英語專業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影響深遠且作用重大的綜合性課程。其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專業水平。
1.3.2 課程性質
根據全國英語專業教學大綱規定,在基礎階段的英語教學完成以后,必須繼續進行更高一級的英語閱讀教學。高級英語是英語專業本科教學中的一門主干必修課,是低年級基礎英語課程的延伸和發展。
1.3.3 課程與課程群的聯系
高級英語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是英語專業的高級語言技能型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在低年級基礎課程中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力和實踐能力,并為高年級各門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和實踐活動提供支持。該體系由研討課程、高級英語理論課程、實踐課程、拓展課程和綜合課程課程群構成,注重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我院構建的高級英語課程體系是基于我校高級英語教學的實際與對學生的需求分析,以國內外高級英語教改的最新課程理念為指導,為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服務。高級英語課程體系四部分前后銜接,缺一不可。
研討課程旨在使三年級學生學習高級英語初始就明確高級英語學習目的和要求,了解高級課程教學計劃設置、教學模式與方法、第二課堂活動等,掌握高級英語學習策略與方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高級英語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是英語專業的高級語言技能型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在低年級基礎課程中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力和實踐能力,并為高年級各門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和實踐活動提供支持。
拓展課程主要由《高級英語寫作》、《英語演講》、《實用翻譯》、《跨文化交際》、《快速閱讀》、《語料庫輔助語言學習》、《實用英語語音》等課程構成的選修課程群,拓展課程的設置與高級英語課程相輔相成、有機銜接,實現了英語專業技能培養和水平提高的深化和延展。
綜合課程立足于本專業學生未來從事職業或繼續深造的要求、以任務為導向,按項目形式展開,以學生的核心知識、核心能力和核心素質為重心,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彌補學生專業能力與社會實際工作能力之間的差距,突出應用性人才培養特色,全面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2.課程教學設計
2.1 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和依據
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本課程積極服務于“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適應快”的人才培養目標,在發揚本課程注重英語語音語法等基本知識傳授優良傳統的同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教學重心放在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批評、論辯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上,放在學生用英語解決專業方向(教學、翻譯、寫作)能力培養上。
2.2課程設計思路
高級英語課程以現代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遵循語言教學和語言習得的客觀規律為前提,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依據大學教育培養目標,在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英語實際應用和交際能力,加大對聽、說、寫等產出技能的訓練強度和考核比重,為學生真正具有國際交流能力打下厚實的基礎。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資源,在幫助其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注重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運用文際為目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意識和習慣,同時最大限度地超越課堂和語言學習的限制,盡可能地拉近課堂與社會實踐的距離,使學生掌握實際工作英語交際本領,為學生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充分運用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網絡等現代化教育技術,采用全方位、立體化、網絡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充分利用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源,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學體系。創建客觀高效的考核評價模式。對學生能力的評估實行具有綜合性和全方立性的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客觀考核學生學習情況。
3.課程目標
3.1總體目標
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本課程積極服務于“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適應快”的人才培養目標,在發揚本課程注重英語語音語法等基本知識傳授優良傳統的同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教學重心放在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批評、論辯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上,放在學生用英語解決專業方向(教學、翻譯、寫作)能力培養上。本課程通過對原著或原著片段的系統學習和研究,通過讀、寫、譯的強化訓練,通過對不同作品的主題思想、情節展開、作家意圖、篇章結構、文體風格、修辭手法進行講解、分析、賞析和評論,旨在大幅度提高學生詞匯學、語言學,文體學、修辭學知識和翻譯與寫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語感,提高學生對語言系統的深層結構的認識,語篇綜合分析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3.2具體目標
3.2.1知識目標
(1)掌握英語語音、詞匯、語法、句法、修辭、語篇等基本語言知識。
(2)熟悉英語國家文化背景差異。
(3)掌握跨文化交際知識與交際策略。
3.2.2能力目標
(1)聽力理解能力:能聽懂英語授課;能聽懂日常英語和一般性題材的英語講座;能基本聽懂慢速英語節目, 語速為每分鐘120詞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運用基本的聽力技巧幫助理解。
(2)口語表達能力:能在學習過程中用英語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能就日常話題與英語國家的人士進行交談;能就所熟悉的話題經準備后作簡短發言;能在交談中使用基本的會話策略。
(3)閱讀理解能力: 能讀一般性題材的英文文章,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80詞;能基本讀懂國內英文報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能讀懂工作、生活中常見的應用型問題的材料;能在閱讀中使用有效的閱讀技巧和方法。
(4)書面表達能力:能完成-般性寫作任務,描述個人經歷、觀感、情感和發生的事件等;能寫常見的應用文;能就一般性話題或提綱在30分鐘內寫出120單詞左右的短文,內容完整,用詞恰當,語意連貫;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
(5)翻譯能力: 能借助詞典對題材熟悉的文章進行英漢互譯,譯文基本流暢;能在翻譯
3.2.3素質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及語言綜合技能的訓練和實際運用,掌握語言知識和語言交際的基本技能;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最終能夠熟練運用語言基礎知識、語言技巧及跨文化交際能力來說明、處理日常工作中的事情,解決實際問題,滿足工作時繼續學習英語的需要。
4.內容標準
4.1課程內容確定的依據
根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提出的培養21世紀英語專業人的培養目標:打好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牢固掌握英語專業知識、拓寬人文學科知識和科技知識、掌握與畢業后從事工作有關的專業基礎知識,注重培養獲取知識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這三種知識結構的拓寬、三種能力的培養和三種素質的提高構成了英語人才培養、英語教學改革和英語專業學生整體教學質量提高的總框架。本課程的重點是進一步使學生掌握和拓寬英語專業知識和人文知識,提高他們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并使他們具備“終生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
4.2教學內容安排
本課程的內容體系以訓練和培養學生綜合英語技能尤其是閱讀理解、語法修辭與寫作能力為目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著重培養學生分析作品、邏輯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根據課程內容自身特點分成七大部分:
(1)詞匯:鞏固構詞法以及按照構詞法識別生詞的能力;提高同義詞辨義、英語釋義的能力;加強說寫表達中詞匯準恰當應用的能力。
(2)閱讀:順利閱讀語言難度較高、內容廣泛、體裁多樣的文章;掌握文章的中心大意和主題;辨別文章的事實細節;領會作者的觀點態度;對文章的內容進行預測、分析、推理、判斷和概括;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和欣賞文章中的幽默、諷刺、夸張、含蓄、比喻、象征等各種修辭手法;分析文章的語篇類型和篇章結構;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100-150詞。
(3)聽:聽懂題材熟悉、內容廣泛、正常語速的英語講話、廣播、演講等,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和有關細節,領會講話者的觀點和態度,并能進行分析、推理、判斷和綜合概括。
(4)說:就各種熟悉的話題進行口頭交際,表達思想。講話比較流暢,語音基本正確、語調自然。
(5)寫:能寫出所學課文的提綱和摘要;能在半小時內就一定的話題、提綱、表格或圖示寫出180—200詞的短文;能寫報告、評論、發言稿和日常應用文等。內容完整,文理通順,表達清晰。
(6)譯:能將所學文章譯成英語。內容完整,譯文達意,語言通順。
(7)文化背景知識理解的能力:盡可能廣泛地了解語言背景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逐步培養對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的敏感性。
(8)資料查閱的能力:學會利用各種高級工具和網絡資源查閱課文相關的資料。
4.3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
課程組成員們進行多次集體討論與論證,確定了本課程的教學大綱和培養方案,對《高級英語》課程目標進行了定位:即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綜合實踐能力。基于這一定位,我們主要選用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張漢熙版《高級英語》一、二冊(第三版重排版)作為英語本科專業三年級的高級英語教材。在此教材的基礎上,我們參考了眾多的資料來源,以使課程盡可能拓展教學內容。
表1 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表
序號 | 教學單元名稱 | 教學目標與要求 | 建議學時 |
1 | Book 1 Lesson 1 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 學習記敘文的特點及寫作技巧,了解對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通過課文學習讓學生掌握面對災難應采取的態度和應急措施以及怎樣進行災后重建。 | 10 |
2 | Lesson 2 Hiroshima---“the Liveliest” City in Japan | 搜集廣島原子彈轟炸事件的歷史資料,分析日本遭轟炸的原因、后果及影響等,了解日本有關城市戰后重建的情況。 | 10 |
3 | Lesson 3 Blackmail | 搜索材料,研究作家Arthur Hailey的代表作品及其小說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等。 | 10 |
4 | Lesson 4 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 | 要求了解80年前發生在美國田納西州的那場“猴子審判”所牽涉到的有關《圣經》、原教旨主義、“神創論”和“進化論”等背景知識,收集材料,加以分析。 | 12 |
5 | Lesson 6 Mark Twain---- Mirror of America | 搜索關于馬克·土溫的生平、主要作品、寫作特色等的材料,研究馬克·土溫小說的幽默。 | 12 |
6 | Unit 7 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a | 通過收集資料和觀看電影The Color Purple,了解美國作家Alice Walker的生平、主要作品、寫作風格等。 | 10 |
7 | Lesson 12 Ships in the Desert | 了解目前全球的氣候變化,了解作者對全球氣候變化原因的分析以及作者為改變人們對于全球氣候的觀念做出的貢獻。 | 12 |
8 | Lesson14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 S. S. R. | 通過觀看影片《倫敦上空的鷹》以及丘吉爾演講音頻節選和電影剪輯的方式,了解丘吉爾生平及其演講的特點。 | 10 |
9 | Book 2 Lesson2 Marrakech | 學習說明文的特點及寫作技巧,了解作者從多個角度闡述殖民主義對土著民族的剝削及造成他們悲慘生活的根源,通過課文學習讓學生掌握怎樣展開說明文,應用舉例法來闡述主題。 | 12 |
10 | Lesson 3 Inaugural Address by John F.Kennedy | 學習演說的特點及技巧,了解肯尼迪以不同的強調來號召同盟及警告敵人,通過課文學習讓學生掌握怎樣進行演說以達到自己的不同目的,通過語氣及說話口吻的改變來引起聽眾的共鳴。 | 10 |
11 | Lesson 4 Love is a Fallacy | 學習記敘文的特點及技巧,了解作者怎樣達到把深奧的哲學理論通過簡單的故事敘述來闡述清楚。 | 10 |
12 | Unit 9 The Loons | 通過課堂教學及課后練習,要求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及文化背景知識,掌握詞匯及語言點,學習修辭、文體、語篇知識和寫作技巧,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 10 |
表2實踐項目內容、能力標準和學時分配:
序號 | 項目名稱 | 實踐類型 | 主要內容 | 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或能力標準 | 學時 分配 |
1 | Lesson1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聽力專項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2 | Lesson 2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閱讀理解專項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3 | Lesson 3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改錯專項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4 | Lesson 4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翻譯專項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5 | Lesson 6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寫作專項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6 | Lesson 7 | 演示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綜合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7 | Lesson12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聽力專項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8 | Lesson 14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閱讀理解專項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9 | Lesson 2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改錯專項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10 | Lesson 3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翻譯專項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11 | Lesson 4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寫作專項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12 | Lesson 9 | 演示 | Oral presentation on Suggested topics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TEM-8 綜合訓練 | 熟練掌握 | 8 |
5.實施建議與要求
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和個體差異,高級英語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中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在加強基礎訓練的同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5.1師資條件
本課程組是一個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教學科研能力強的優秀教學團隊,是一支職稱、學歷、年齡、學緣合理;以骨干教師為主體,以優秀青年教師為后備生力軍的以老帶新的教學團隊。本課程團隊所具備的優越條件是順利完成課程建設既定目標,并使本課程具有強大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有力保障。
5.2教學資料
該課程教材選用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張漢熙主編的《高級英語》(第三版重排版),該教材曾于1988年和1996年兩次獲得國家和北京市社科優秀成果獎,經過十余次再版印刷,是英語專業高級英語課程的權威教材。何其莘主編的《文化透視英語教程》(外研社)及《語篇的銜接與連貫》等作為主要參考教材,并結合本學科發展的科研動態和最新成果選擇一些實用性較強的閱讀材料作為輔助教材。為了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我們還推薦CCTV Channel 9、BBC、VOA、TED、《中國日報》、《今日中國》、《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等中外著名的英語廣播電視節目、報刊雜志作為學生課后擴充材料使用。
5.2.1使用教材
高級英語第一冊(第三版重排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高級英語第二冊(第三版重排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5.2.2主要教學參考書
(1)Cook, Guy. 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 [M]. Prentice Hall, 1995.
(4)Stern, H.H.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5)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Harlow: Longman, 1996.
(6)高一虹. 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7)何其莘.文化透視英語教程[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8)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9)李觀儀. 新編英語教程5-8 冊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10)孫有中.西方思想經典導讀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11)文 軍.《英語修辭格詞典》[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2.
5.3教學組織
課程教學由教研室主任負總責,課程組組長負責具體的組織與實施。基本流程包括:①成立課程組,②教學準備,③課程教學,④輔導答疑,⑤課程考核,⑥總結反饋。每周安排2次課,即4學時。具體實施如下:
(1)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教語言不能脫離文化。任課教師充分利用學術期刊、互聯網等教學資源,不斷更新語言知識,充實文化背景知識。
(2)高級英語是一門綜合技能課,教師要合理設計課堂活動,“以學生中心,以學習為中心”是教師備課、授課中的指導思想。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教學法,同時輔以對比法,引導學生比較中英文修辭、文體等的異同,從語言學的角度自覺地進行漢英對比,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習得。
(3)探索使用體裁教學法,引導學生對不同材料的體裁和風格進行理性的認識和思考,從而更有效地進行閱讀欣賞和寫作訓練。
(4)結合課堂教學實際,積極運用任務教學法、交際法,認知法,加強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5.4教學方法
高級英語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中開展了以任務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在加強基礎訓練的同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利用現有圖書資料和網上信息,獲取知識,并使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各種能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優化外語學習環境,通過課外閱讀、演講、辯論、讀書報告會、戲劇表演、編輯報紙雜志、專題訪談、拍攝電視片等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接觸外語的機會。除參加校內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外,還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采用現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學模式,探索和開發計算機輔助教學。逐步建設計算機網絡系統、光盤資料中心以及多媒體自修中心,為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創造條件。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靈活、方便、實用和廣闊的學習和實踐的空間。
在幾年里,課題組成員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采用篇章教學法、體裁法、任務教學法等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試驗,目的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通過采用課題任務、小組合作學習、課堂討論、課件制作和演示報告、辯論等多種形式,把課堂學習和學生的第二課堂緊密聯系在一起,收到了良好效果。
5.5 課程考核與建議
(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成績占總成績的40%,終結性評價成績占總成績的60%,形成性評價突出平時考勤、操作技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考核,終結性評價突出理論考核,分階段進行考核,根據知識段的分量和重要程度,團隊教師討論決定權重;
(2)形成性評價內容包括:項目完成情況、平時作業、課堂操作情況等;
(3)口頭考核與書面考核相結合。
表3 考核成績表
姓 名 |
| 班 級 |
| |||
學 號 |
| 專 業 |
| |||
考核類別 | 序號 | 考核內容 | 考核方式 | 單項成績(百分制) | 權重 | 考核結果 |
形成性評價 | 1 | 平時出勤、考勤 | 點名等 |
| 0.1 |
|
2 | 課堂表現 | 課堂回答問題 |
| 0.1 |
| |
3 | 英文原版書目閱讀 | 撰寫讀書筆記 |
| 0.1 |
| |
4 | 課程小結 | 小論文 |
| 0.2 |
| |
5 | 詞匯句法 | 隨堂聽寫 |
| 0.1 |
| |
6 | 查閱相關的背景知識 | 制作PPT與口頭呈現 |
| 0.1 |
| |
7 | 翻譯、釋義 | 課后練習 |
| 0.1 |
| |
8 | 課文微視頻 | 小組互評 |
| 0.2 |
| |
過程考核總成績 |
| |||||
終結性評價 | 1 | 理論考核(閉卷考試) |
| |||
最終成績(過程考核成績占40%,期末考核成績占6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