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中國”是新時代黨對自身提高執政能力的要求,亦是關乎中國政治實踐的重大政策方針。進入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與此同時,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商近年來在鄉村迅猛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動能、新載體和新方向。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政策要求,推動互聯網創新與扶貧工作深度融合,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拓寬增收渠道,加快和鞏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進程。7月20-7月22日,巢湖學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巢湖學院外國語學院赴盛橋鎮新時代鄉村綠色發展調查團”在團隊指導教師余仁能的帶領下來到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盛橋鎮開展調研活動。

(團隊成員在盛橋鎮政府門口合影留念)
村民齊心抓建設,電子紡織兩開花
7月20日下午,調研團隊先后參觀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盛橋鎮的泉森服飾紡織廠與廬江和潤科技廠。
團隊成員經采訪了解到,泉森服飾紡織廠的職工多為中老年婦女。因當地大部分男性勞動力外出務工,為促進女性務工就業,當地政府采取發展紡織加工產業的策略,一方面有利于當地居家婦女照顧孩子學習生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當地經濟總產值。團隊成員們在紡織廠負責人的帶領下參觀了紡織廠的工作環境,認識了一些先進的生產設備,且熟悉了相關的工作流程。目前,該紡織廠主要以線上電商為主要銷售方式,有具體數據明確證明,電商促進了鄉村原有產業的市場拓展,加快了它的改造升級,甚至催生了新的農村產業。
參觀完紡紗加工廠后,調研團隊乘車前往廬江和潤科技廠。廠房負責人帶領團隊先后參觀了四個生產車間。經過與車間經理交談可知,廬江和潤科技廠領導團隊注重開拓市場,研發生產具有競爭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元件品牌產品。和潤科技廠主要生產用于驅動液晶顯示的逆變變壓器、轉換變壓器、電源驅動變壓器、開關變壓器、電壓感和濾波器等產品,同時也涉及用于通訊類、家電類、測試儀器、電子設備等領域,是國內多家知名電子產家的供貨商,連續多年榮獲“廬江縣納稅大戶”、“先進單位”稱號。



畔葦飛鳥共一色,濱湖游人夢清荷
7月21日上午,調研團隊前往盛橋鎮馬尾河濕地進行參觀。
馬尾河濕地位于廬江縣盛橋鎮,是巢湖“三百六十汊”中的一汊。如今,在槐林鎮和盛橋鎮全體居民及當地村鎮黨委共同努力下,馬尾河與巢湖交界處已變成生機盎然的千畝濕地。
團隊成員們走近馬尾河濕地,越往里走,綠意越濃。兩旁林立的大樹樹冠相互交織成了自然的遮陽棚,同時,掩映在大片蘆葦中的巢湖躍入眼前。據當地居民介紹,馬尾河濕地在三國時代曾作為曹操南下征吳的練兵場,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明清時期,馬尾河口是江南商人往來的重要港口,南北貿易興盛不絕。
團隊成員通過詢問當地居民了解到,為了保護馬尾河濕地生態,當地政府和村民做出不懈努力。當地村民成功將濕地保護和旅游開發有機結合,以保護為主兼顧發展旅游經濟。馬尾河濕地水草豐茂,清荷滿塘,不時還有大群水鳥躍于水面捕食肥美的草魚,每年七八月份都會有游客慕名參觀。當地政府計劃將馬尾河濕地將被打造成一個集生態旅游、水上游樂于一體的休閑中心。
參觀馬尾河濕地旅程結束前,團隊成員們發放了關于濕地保護的宣傳單,希望大家能夠重視并保護脆弱的濕地生態,關注“地球之腎”。



景秀風和展村貌,瓜甜荷香謀發展
7月21日上午,調研團隊到達盛橋鎮陡崗村經濟生態園,參觀當地特色荷塘,隨后到當地的蓮子加工廠近距離參觀了蓮子加工過程。
“碧藕藏絲,紅蓮并蒂,荷塘水暖香斗?!眻F隊成員們來到生態園的荷塘,便被眼前一望無際的綠荷紅蓮深深吸引。近年來當地政府著重發展生態農業,廬江花香藕作為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和銷售吸引很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在與當地居民的交流中,團隊成員們得知荷塘中不僅飼養了草魚,荷塘中生長的蓮藕蓮子經過采摘加工也會對外銷售。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進行調研考察所說,“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當地荷塘種植太空蓮,太空蓮渾身是寶,三四月采藕帶,新鮮上市,5月至9月是賞花期,帶動鄉村旅游,10月是收獲蓮子的時期,一畝田可收300斤蓮子。蓮子銷售和荷塘觀光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參觀完荷塘后,調研團隊到達一處瓜田基地。經詢問得知,當地種植的是特地引進的新品種--“臺灣美濃香瓜”。這種瓜單瓜重約500克,果皮銀白色,果肉淡綠色,質地細嫩,糖度在15-18%,味道甜美濃郁。早熟、抗病性強,耐貯藏等特點使它非常適合當地的山坡崗地地形種植,且由于當地深厚的黃土壤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種出的瓜香甜可口。該瓜種一畝地能產7000多斤,純利潤在1萬多元。這種甜瓜在上海市場很受歡迎。“臺灣美濃甜瓜”采摘期一直延續到9月底,吸引著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品嘗瓜果。




特色果園爭斗艷,藍莓蜜桃沁心甜
7月22日上午,志愿者團隊前往盛橋鎮當地的水蜜桃采摘園和春景藍莓園進行調研活動。
“桃花四散飛,桃子壓枝垂。寂寂青陰里,幽人舉步遲?!眻F隊成員們到達水蜜桃采摘園。秉持“助農”和“三下鄉實踐”精神,他們積極參與水蜜桃采摘工作,在枝葉繁茂的水蜜桃果園中奔走采摘,看著籃中個個飽滿多汁的水蜜桃,他們為自己付出的勞動收獲感到滿足和幸福。
“望中遠黛接青螺,新路盤桓賞玉柯。莫是仙娥援巧手,珍珠串串掛云坡?!眳⒂^完水蜜桃種植園,團隊成員們來到了春景藍莓果園,近距離觀察藍莓灌木叢,果園種植的藍莓顆粒飽滿,口感酸甜。團隊成員們經過詢問果園負責人得知,春景藍莓園甄選優質藍莓品種,實施有機種植,不施加任何添加劑和農藥,采摘后入口即食。
團隊成員了解到,當地的水蜜桃種植園和春景藍莓園均采用線上加線下聯合銷售方式,其中大部分收獲果品銷往大城市,供給城市消費者。將電商和產品銷售進行結合,當地特色的果園農業很好地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有機融合,為農村發展新型農業提供了良好借鑒。




歷經三天,“巢湖學院外國語學院赴盛橋鎮新時代鄉村綠色發展調查團”暑期社會實踐調研之旅圓滿結束。在盛橋鎮各大企業和農園的實地走訪考察中,團隊成員們直觀地了解到當地的生態環境發展和產品與電商結合的現狀。
新時代的鄉村建設者們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將當地生態農業發展與電商產業有機結合,實現了當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均衡發展。在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情況下,他們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放在首位,將電商助農貫徹落實,努力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響應國家“建設美麗中國”號召,給志愿者團隊留下深刻印象。
作為團隊成員,在此次暑期“”三下鄉”實踐中不僅陶冶了思想情操,提升了精神境界,增長了知識才干,更加堅定了在新時代背景下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信心。同時使我們在實踐的大課堂中了解社會,正確認識國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意識。此次“三下鄉”實踐,不僅為大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而且進一步明確當代大學生的歷史責任。
(文/龔天樂、李海蓉、江雯 圖/龔天樂 審/單自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