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7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師生前往巢湖市中李村、三勝村等地,開展2025年秋季學期“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通過實地走訪與沉浸式學習,推動思政課堂與社會實踐深度融合。
在中李村“國家安全教育館”,師生們走進這個集愛國主義教育與國家安全普及于一體的“新陣地”。該館充分挖掘當地深厚的革命歷史底蘊,以“紅色傳承+安全育人”為主線,通過圖文展板、場景復原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生動呈現中李村在革命歲月中的英雄事跡與安全斗爭歷程。館內特別設置的“革命時期安全防線”復原區,讓師生仿佛“穿越”回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切身感受先輩們捍衛國家安全的堅定信念。

教育館還巧妙運用聲光電、沉浸影像、互動投影等現代展陳手段,將抽象的國家安全知識轉化為可感可學的生動體驗。學生們在此不僅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捍衛國家主權與人民安全的英勇事跡,更在互動中深化了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解,進一步樹立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使命意識。


隨后,師生一行來到銀屏鎮三勝村,參觀“新四軍東進抗日第一槍紀念館”,以紅色研學為載體,上了一堂生動的“現場思政課”。銀屏鎮作為皖江抗日根據地的核心區域,具有深厚的革命傳統。1938年,新四軍在蔣家河口打響東進抗日第一槍,不僅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揭開了華中敵后抗日游擊戰爭的序幕。

館內陳列著泛黃的書信、斑駁的武器、珍貴的歷史文獻,配合場景復原與影像資料,真實再現了新四軍將士在蔣家河口戰斗中以少勝多、英勇奮戰的壯烈場景。講解員動情講述“無名戰士舍身炸碉堡”“村民冒死送情報”等感人故事,深深打動了在場師生,也將大家的思緒帶回到那段烽火連天卻信念如磐的歲月。
師生們還走進“銀屏革命老區展示館”,系統了解銀屏鎮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歷程。展館通過“根據地建設”“軍民魚水情”“老區新貌”等板塊,全面呈現了革命先輩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的不朽貢獻,以及新時代銀屏鎮賡續紅色血脈、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使師生深刻體悟到紅色政權、新中國與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這堂‘行走的思政課’比課堂教學更具沖擊力。”一位學生感慨道。通過親身體驗,大家不僅清晰了解到蔣家河口戰斗的歷史細節,更深刻領悟到革命先輩“不畏強敵、敢于斗爭”的精神品質,表示將把紅色基因轉化為成長成才的強大動力。
馬克思主義學院帶隊教師指出,此次活動旨在將紅色資源化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引導師生從革命歷史中汲取精神滋養,筑牢信仰之基,厚植愛國情懷。
下一步,學院將繼續深化“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依托安徽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組織開展更多“走出去”的研學實踐,推動思政教育在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情感與理性的交融中實現升華,不斷提升育人實效。(文、圖/付加佳 初審/屈卡樂 終審/石慶海 發布/丁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