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6瀏覽次數:11
【鑄牢共同體意識 培根鑄魂育新人】——過教授緊扣“為何要鑄牢”“鑄牢什么”“如何鑄牢”三大核心,作“理論+實踐”的“思政大課”。 解疑惑明方向 理論實踐結合 針對“為何要鑄牢?”,過教授結合中外現實案例,闡明這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強調思政教師需先學深悟,引導學生從多維邏輯中厚植“中華民族一家親”理念。關于“鑄牢什么?”,她強調這是“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并分享“小切口講大道理”“身邊事釋共同體”等教學法,助力思政教師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學生可感內容。 壓實責任鏈條 推動課堂實效 曹勇在動員中要求參學教師以培訓為起點,做到知行合一促落地,守正創新強擔當。他指出,此次培訓是校地統戰聯盟發揮作用,協同“雙向賦能”之舉,是民族工作與思政教育融合的關鍵一步,寄語教師既要當“經師”更要作“人師”,做“中華民族一家親”理念的播種者,培養“知團結、懂團結、促團結”的時代新人。 “培訓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用方法!”參學教師們表示,將把共同體意識深度融入課堂,用“潤物無聲”的教育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版權所有 巢湖學院 Copyright ? Chaoh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半湯路1號 郵政編碼:238024 皖ICP備0501824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