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實踐導向,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教育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2024年11月23日—24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師生赴桐城、合肥開展2024年秋學期“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大一各教學班級學生代表、馬克思主義理論社團骨干成員、省級大學生思政專項賽事獲獎者以及部分班級思政委員共102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師生們深入桐城六尺巷、桐城文廟、桐城文化博物館、左忠毅公祠、姚瑩故居、方以智故居以及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名人館等文化遺址、革命場館開展思政課現場教學。在桐城六尺巷,師生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重溫張吳兩家禮讓典故,深刻感悟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治理智慧;在桐城文廟,師生依次走過欞星門、泮池泮橋、大成門、大成殿,領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和文化魅力,一份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尊崇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在桐城文化博物館,師生詳細了解桐城派的濫觴、創始、發展和興盛的過程,桐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輝煌的文化成就令人心動;在左忠毅公祠,師生對左光斗剛正廉直、鐵骨錚錚的一生以及為國盡忠、廉潔自律、浩氣長存的先賢之風有了更多的認知;在姚瑩故居,師生對這位近代歷史上守臺灣、體民情,經世致用,與林則徐、魏源同為開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方以智故居,師生全方位地了解這位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的生平事跡,其博學篤行的學風,令人印象深刻;在渡江戰役紀念館,師生一行參觀了“戰前形勢”“戰役準備”“突破江防”“戰役勝利”“人民支前”“英雄業績”等六個展廳,深刻感受渡江戰役的艱險和人民勇渡長江的英雄氣魄,深刻感悟“堅定信念,革命到底;軍民團結,一往無前;勇于擔當,無私無畏”的渡江精神;在安徽名人館,師生依次參觀了文明曙光中的先祖、智慧中的先知、文化繁榮時代的先賢、鞏固金甌中的先驅、學術林立時的先進、變革中探索的先導、烽火中前行的先鋒、藝苑奇葩中的先伶等八個展廳,探索古今安徽,感受徽風皖韻,感悟名人風采。







一路前行,行在路上,悟在心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開琛、吳卿、丁貝貝、姚鈺婷進一步通過現場教學的形式加深學生的研學認知和感悟,上起了“行走的思政課”。千年文都,傳承不輟,開琛老師向同學們滿懷激情地講述了桐城派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璀璨魅力,強調作為新時代青年,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著力發揮桐城派文化對現實生活的積極影響。“函雅故、通古今”,吳卿老師向同學們娓娓道來方以智的傳奇人生,讓大家重新“發現”了這位十七世紀“百科全書式”學者的非凡成就。“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丁貝貝、姚鈺婷兩位老師向同學們生動講述了六尺巷故事和六尺巷精神,認為求同存異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崇尚的生活哲學,提醒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面對矛盾時,要秉持“和為貴”的原則,通過溝通、理解和妥協,共同營造一個和諧友善的校園環境。




本次實踐活動加深了同學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取得了實踐育人的良好效果。
2024級旅游管理2班陳冉冉表示:參加此次“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收獲頗豐。在了解桐城文化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渡江精神更是令人震撼,先輩們的勇敢無畏和堅定信念深深觸動著我。這不僅是一次實踐教學,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激勵著我在未來的生活中,以先輩為榜樣,勇敢前行,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024級財務管理1班云美同學表示:本次實踐活動,我踏上桐城土地,古街古巷,六尺巷的謙遜禮讓深植心間。研習渡江戰役,那勇往直前、無畏犧牲的氣概震撼靈魂。桐城文化與渡江精神,一者滋養品德,一者激發勇毅,皆為不朽瑰寶,讓我汲取力量,砥礪前行。
2024級新材1班楊文遠同學表示:桐城之行,如啟文化寶藏。于六尺巷悟謙遜,文廟中感文韻。渡江精神亦深植心間,先輩熱血猶存。此實踐教學,使中華優秀傳統與紅色精神相融,令我深知傳承之責,定當砥礪前行,不負所望。
2024級生物制藥1班夏夢雨表示:參與此次“大思政課”,桐城文化的深邃、中華傳統的魅力、渡江精神的磅礴,如星耀心。深感傳承之責,愿以所學,續文化星火,揚先輩精神,于時代浪潮中,書青春華章。
2024級酒店管理中外合作班田洛柱表示:參與“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桐城文化里的禮讓之風如春風拂面。在六尺巷中,先輩的謙遜與包容流傳至今。禮讓并非懦弱,而是一種智慧與修養。此次活動讓我深刻感悟到,于日常中踐行禮讓,可化解矛盾,和諧人際關系更能傳承中華美德,使心靈在禮序中升華,社會于謙讓中進步。
2024級市場營銷2班孫草草同學表示:此次研學活動,是一次深刻的心靈之旅。它讓我走出書本,親身體驗歷史文化的魅力,從傳統美德、民族精神、人民力量到文化傳承,全方位汲取了思政營養。我將以此次研學為契機,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精神,為祖國繁榮富強努力拼搏,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024級網絡工程班王智軒表示:這次活動,我最深的感觸是安徽歷史上人才輩出,文化底蘊十分深厚,作為一個安徽人非常驕傲。我們生活并不一定都有金錢的厚度,但是必須要有思想的高度、靈魂的深度。我們新時代青年一定要在努力學習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2024級學前教育專升本班朱紫涵表示:通過這次“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我對渡江精神有很深的感悟。通過參觀渡江戰役紀念館,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那段壯麗歷史和英勇事跡的魅力。在紀念館中,我不僅僅看到了文字和圖片上的戰斗場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英雄們壯志凌云、不畏艱險的精神。他們的事跡和犧牲,令我深受觸動和敬佩!渡江戰役紀念館不僅是紀念英雄的地方,更是一個教育人們的平臺,通過參觀和學習,我深刻領悟到了革命英烈們的深情厚意和偉大精神。他們將人民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用決心和毅力改變了歷史的走向。我將永遠銘記那些為國家和人民獻出生命的英勇烈士,在自己的生活中,時刻以他們為榜樣,勇往直前,努力奮進!
2023級網絡與新媒體1班余雙同學表示:本次“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是一場文化與精神的盛宴。走進桐城的六尺巷、文人故居、博物館和孔城老街,青磚黛瓦,濃厚的文化底蘊撲面而來,帶我穿越時空,親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參觀渡江戰役紀念館,身臨其境感受渡江精神,先輩們的英勇無畏令人敬佩。文化與歷史是一個國家的靈魂,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牢記歷史,不忘使命,為人民和國家奮斗。
2023級英語3班張韻婕表示:此次桐城與合肥研學之旅收獲頗豐。在桐城六尺巷領略謙讓美德,于文廟博物館感受深厚文化底蘊。渡江戰役紀念館中,革命先輩的英勇無畏震撼人心,深刻體會到和平不易。名人館則展示眾多安徽名人功績,他們如燈塔照亮前行路。此行從歷史文化汲取養分,將助力未來成長與奮進。
2022級學前教育2班金雅雯同學表示:此次實踐活動,讓我印象深刻。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強調六尺巷體現了先人化解矛盾的歷史智慧,要發揮好中華民族講求禮讓、以和為貴傳統美德的作用。作為青年學生,作為學生干部,我們要學習六尺巷的寬容、禮讓的精神品質,以和為貴,尊重他人,善于傾聽不同聲音。同時也要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善于講好六尺巷的故事,讓六尺巷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注重實踐育人,主動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把思政課堂從校園搬到戶外,引導學生以廣袤大地為成長成才的最好教材,通過現場學習、實地感受和親身體驗等形式,實現知、情、意、行相統一,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感染力、針對性和實效性,增進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爭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文/云建 圖/董筱雨、張思雨 初審/石慶海 終審/楊芳 發布/丁貝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