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實踐教學,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根據《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大綱要求,現就2024年秋學期《思想道德與法治》課微電影創作實踐教學安排做如下要求:
一、實踐活動主題
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以微電影創作為主要形式,以學生視角、藝術手法展現、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作品鼓勵學生創作原創劇本,題目自擬,主旨須健康向上,體現正能量。
二、實踐活動主體
各授課班級以小組形式參加,每組不超過6人。每組選定1人為小組組長,負責組內各項工作。小組通過分工合作完成微電影作品創作,經授課教師初審初選后,根據評價得分每教學大班遴選4件作品參加馬克思主義學院2024年秋學期學生微電影創作大賽。
三、作品要求
1.微電影類型
一是學生講解類,如學生講解課程中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某一知識點,并輔以案例展示等。
二是師生互動類,如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與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進行深入探討,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點評為輔。
三是自由創作類,如用表演情景劇或動漫設計等方式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或青年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期待。
2.創作手法
微電影主角應是學生,要以學生的視角來呈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過程中的幕后故事,出鏡的學生必須是在讀的大學生,出鏡教師必須是思政課教師,不能是只有教師出鏡的微課展示。使用資料、圖片、外景實拍、實驗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學手段,應符合教學內容要求,與講授內容聯系緊密,技術手段選用恰當。選用影視作品或音樂、圖片以及自拍素材,應符合國家相關版權法律法規,并注明素材來源,一般不選用地圖類素材。涉及人物訪談內容時,應加注人物介紹。視頻動畫的設計與使用,要與課程內容相貼切,能夠發揮良好的教學效果,動畫的實現須流暢、合理、圖像清晰,具有較強的可視性。
3.署名要求
微電影片頭部分須標注“巢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作品名稱、學生主創團隊負責人(即小組組長)等基本信息。片尾部分明確標明小組所有成員在視頻創作過程中的不同分工。
4.技術規格
作品時長不少于8分鐘,不超過10分鐘(壓縮至700M以內)。提倡新穎的視聽表現形式,畫面清楚,不抖動、不傾斜。音頻要求發音清晰,內容與視頻畫面同步。字幕運用準確得當,無錯別字,無漏字。
5.作品命名
微電影作品命名參考如下:2024級市場營銷 1班第一組微電影《反卷風暴》。
四、時間安排
1.時間安排
教學第7周:學習委員、思政委員收齊微電影分組和選題匯總表,上交授課教師。授課教師匯總后交給“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
教學第13周:學習委員、思政委員收齊作品,并嚴格按照作品命名要求匯總,上交授課教師。
教學第14周:授課教師遴選優秀作品參加馬克思主義學院2024年秋學期學生微電影大賽。
五、實踐教學考核
1.實踐教學的成績主要由授課教師考核,授課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完成質量、參與態度等方面,綜合考核,給出成績。(如有抄襲者,實踐教學成績按零分計算)
2.實踐教學的考核成績按照教學大綱規定的比例計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成績。
六、相關要求
1.微電影實踐教學是《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級各位同學務必認真對待,精心創作,堅決杜絕抄襲。
2.馬克思主義學院各位授課教師是各授課班級學生微電影的指導教師,務必認真指導,嚴格把關,力爭產出佳作。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
2024年9月27日
附件:
2024年秋學期“思想道德與法治”微電影創作實踐教學學生分組與選題匯總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