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挖掘鄉村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奉獻青春力量,巢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一行在指導教師付加佳的帶領下,于2024年7月15—17日來到含山縣林頭鎮福山村開展革命老區發展調研實踐活動。
踏尋革命路,感悟青春行
中共含山縣第一個黨支部誕生于含山縣林頭鎮福山行政村張什自然村。7月15日,實踐團踏上走訪革命老區的“紅色之路”。蘊藏著紅色文化的福山村,鐫刻著一代先輩們的歷史剪影,沉淀著深厚的紅色文化。步入含和獨立團舊址,一幅幅往昔革命圖譜,靜靜訴說著那段崢嶸的歲月。艱辛樸素的革命生活,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偉大崇高的革命事跡,給實踐團師生帶來直觀的視聽沖擊和強大的精神鼓舞。來到含山縣第一個革命黨支部事跡陳列館,聽訴著講解員飽含深情地訴述,每一個革命事跡,每一張革命圖景,每一段革命文字,都蘊含著革命先輩們崇高的革命信念,深刻地感染著實踐團成員。走進革命影劇院,在觀影革命影片的過程中,生動艱辛的往昔革命畫面使得實踐團成員眼角泛起淚光,一幅幅革命舊時光,每一幀奮戰畫面都讓師生們握拳拭淚。
革命文化鼓舞人心,革命歷史增強青年學子自尊心、自信心,革命事跡更能激勵巢院學子奮發圖強,貢獻青春力量,不斷書繪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圖譜。
用腳步丈量鄉村土地,用心感悟鄉村振興力量
7月16日,為了多方了解革命文化與鄉村振興的發展融合,在林頭鎮旅游辦戚主任的帶領下,實踐團圍繞觀劇、食餐、住宿,深入調研了含山縣林頭鎮革命老區的鄉村產業發展。走訪當地果園、茶園、革命大食堂、革命招待所、革命影劇院,切身體會紅色文化資源與鄉村綠色經濟的融合發展。

據戚主任介紹,為推動當地鄉村經濟與紅色革命文化融合發展,政府和村民利用數字技術、網絡媒介終端平臺,如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對當地革命紅色文化進行宣傳和重構,并與青龍村進行合作發展,對革命文化進行深加工,搭建革命影劇院,開放革命大食堂,籌辦革命招待所。此外,為進一步將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資源,當地村民在基層政府指導下,開發了“紅色資源+綠色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利用農村土地流轉,開墾山地,種植果園,開發茶園;依附豐厚的農產品資源,進行產品深加工,提高鄉村農產品附加值,為農民創收增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開辦民宿,發展鄉村旅游業,促進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動當地經濟、文化與生態協同發展。
走進田間地頭,傾聽民聲民意
7月17日,實踐團再次趕赴林頭鎮福山村,在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團隊以福山行政村為范圍,在張什村、青龍村內進行訪談與問卷調查。實踐團走進鄉村田間地頭,通過對鄉村革命紅色文化資源的認知、利用以及伴生的鄉村綠色經濟發展狀況獲取多方了解,傾聽民聲民意。
福山村郭書記說道:“近幾年,村里發生了很大變化。環境得到了改善,治安維持得良好,村里的田地大部分被承包,村里的紅色革命文化氛圍濃厚,紅色文化的宣傳與傳播為許多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也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我們依托本地革命紅色文化資源,通過紅色綠色雙發展,以‘田園綜合體’建設為發展指南,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發展文化旅游,老百姓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收入明顯增加,村民生活幸福感不斷提升”。談及福山村未來發展規劃,郭書記指出,“根據本村未來發展規劃,我們后期將進一步深挖紅色文化資源,形成紅色文化發展動力,構建‘觀-食-宿-研-學’一體的綠色協調可持續經濟發展布局,積極融入時代發展的浪潮,推動本地鄉村振興走向新高度”。來到福山村衛生室,在與村醫的訪談中,實踐團隊成員了解到,福山村民在醫療點就診時基本可以刷醫保卡進行報銷,并且醫療點也會定期提供上門服務從而統計村民健康狀況分析。這里的衛生室雖不算大,但是足以達到“小病不出村”的效果,為村民看病提供了便利條件。
教育是強國之基,立國之本,教育也是鄉村振興重要的一部分。含山縣福山學校的教導主任對實踐團說:“由于政策的支持與經濟的發展,學校的教學設備齊全并且采用多媒體教學,為老師教學,學生學習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當地學校依然面臨著人才流失、師資力量薄弱、學生數量大幅減少等挑戰”。從教42年的教導主任始終把“為孩子走出大山盡一份力”作為從業初衷,他表示自己會盡己所能為鄉村教育貢獻力量。

夏日炎炎,激情萬丈。歷經這一路的實踐調研,實踐隊員深刻感受到鄉村樸實無華的煙火氣息,體會到村干部的勤懇作為,村民的樸實與熱心。村民們堅韌且熱愛生活,有的手里拿著鋤頭在田間勞作,手捧著自己耕耘的瓜果糧食;有的則化身“小工人”,砌著房屋的墻面,豆大的汗水還有滿是泥巴的雙手都掩蓋不住他們的質樸與美好。他們的生活雖平淡,但是充斥著從容面對生活中苦與樂的積極生活態度,珍惜當下的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隊員們也在其中體會到了濃濃的鄉村氣息,了解到了紅色革命地區的歷史文化,提升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蘊藏著紅色文化的福山村,鐫刻著一代先輩們的歷史剪影,沉淀著深刻的紅色文化記憶。在為期三天的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中,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含山縣福山村鄉村發展實際,使他們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是時代的召喚,是關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應該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關注鄉村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文/王夢茹、解晨宇、劉海艷 圖/鞠瑤、王宇悅 初審/石慶海 終審/楊芳 發布/丁貝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