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6月21日,巢湖學院“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在壽縣安豐塘鎮大樹村史大郢特支陳列館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楊芳,大樹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史衛方出席儀式并為基地揭牌。出席儀式的還有經濟與法學學院黨委書記石庭、副書記解雪梅、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石慶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郭啟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主任賈紹俊以及安豐塘鎮黨委副書記周瑞等人。

周瑞、史衛方表示,壽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轄內安豐塘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春秋時期楚國丞相孫叔敖建造的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素有“天下第一塘”之譽。同時,壽縣也是一塊革命熱土。1922年,壽縣建立了“二三同志的組織”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小甸集特支。1923年冬,中共壽縣小甸集特支成立,安徽省第一面鮮紅的黨旗在壽縣天空高高飄揚。1928年7月,正是大革命失敗后白色恐怖最嚴峻的時候,史大郢成立了中共特別支部。該支部是壽縣瓦西地區成立最早的黨組織之一。1932年紅二十五軍北征正陽關,史大郢特支組建游擊隊參加紅軍,后開赴大別山。
楊芳指出,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持續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思政教育方式、優化思政實踐教學。史大郢特支黨員早期活動和革命先烈波瀾壯闊的英雄事跡值得深入挖掘和銘記傳承,史大郢特支陳列館陳列的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實物、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是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拓展思政課教育教學資源的重要場所。雙方共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必將在推進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她希望雙方以此為契機,探索構建“大思政課”建設新樣態,打造更有溫度、更有深度的思政課堂。

揭牌儀式后,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師參觀史大郢特支陳列館、安豐塘、孫叔敖紀念館等地。在史大郢特支陳列館,大家觀看了館內大量珍貴的圖片及歷史文物,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們為了國家的獨立,頑強抵抗、不畏生死的英雄氣魄,深深體會到祖國的崛起和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文/賈紹俊 圖/史衛方等 初審/石慶海 終審/楊芳 發布/丁貝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