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其教學內容直接影響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2023年版)》(教社科〔2023〕1 號)文件要求,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既體現黨的教育方針,又能切合大學生實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學備課內容監管
備課是講好課的基礎和前提,無論新、老教師都要認真備課。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和教學大綱,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了解最新學術動態,認真撰寫教案。撰寫教案的基本要求:
(一)按照教學大綱及教學基本要求的規定,認真鉆研教材,全面掌握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其結構,即該課程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把握住主要思路,剖析層次,突出重點,注意難點。
(二)備課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做到備社會、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備學生思想實際。
(三)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選修課程的教學情況,按照先修課程和后繼課程的要求,處理好本課程與先修課程和后修課程之間的銜接;對課程內容進行科學處理,合理取舍。
(四)要處理好基本內容和輔助內容、經典理論與新知識的關系,注意把傳授知識與開發學生智力、培養能力有機結合起來。
二、課堂教學內容監管
課堂教學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傳授知識,開發智力的重要形式。學院領導、教學督導、教研室要進行聽評課。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是:
(一)遵守課堂政治紀律,堅持正面引導和教育,堅持“學術無禁區,課堂有紀律”。
(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既要堅持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完整性,又要聯系社會、國家和學生思想實際,做到有的放矢。
(三)熟悉所教課程的教學內容,明確整個課程的教學目的,做到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的統一。
(四)注重講授的系統性,做到條理清楚、概念明確、邏輯嚴密、板書清晰,突出重點,剖析難點。
(五)努力掌握學術前沿,積極探索新的知識,不斷為學生補充新的精神養分。
(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注重對學生思維方法和實際能力的培養。努力掌握多媒體教學的先進技術。
三、對教學內容的檢查監管
(一)常規教學檢查。教研室要組織經常性的教學檢查,尤其是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學檢查。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按照政治思想性、理論科學性、學生實效性的要求進行檢查。
(二)試卷評查。積極開展試卷評查,強化教師和相關負責人,尤其是教研室主任的責任意識,確保試卷質量,使考試能真實、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
(三)教師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每學期組織一次由學生評教、領導評教相結合的教師課程教學質量評價,對評價結論不合格的教師,組織專家進行診斷性聽課,對仍不合格者,暫停其教學工作,督促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四)教學信息監控。通過師生座談會、思政委員、校園網絡等渠道,廣泛收集各方面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