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以騰訊視頻線上方式,圍繞如何上好新學期第一課召開2023年秋學期第一次集體備課會。備課會由教研室主任郭啟貴主持,副院長楊芳、石慶海及教研室全體教師參加。

備課會上,主備教師王紅麗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對開學第一課的教學感想。她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在大學思政課體系中的地位談起,認為該課程在大學思政課系列中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她進一步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該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分析、提煉與整合。

隨后,丁貝貝老師以說課的形式向與會教師展示了自己新學期第一課的教學安排。她主張在課程導入環節以儀式化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該課程的嚴肅性,并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回答“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學習馬克思主義”以及“怎樣學習馬克思主義”等3個問題,強調在引發學生思考的同時逐步將馬克思主義的學理性融入課堂之中,由此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學、帶著問題思考的能力。
兩位教師的展示環節結束后,與會其他教師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展開熱烈的討論。羅發海老師提出思政課教師在表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概念時,應該保證準確性和權威性,避免表述不清造成學生對相關概念的誤解。汪軍老師從時政熱點的角度認為開學第一節課要適當增加時政新聞以生動展現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價值。張秀娟老師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開學第一課,教師在講清理論的同時,也應進一步展現馬克思頂天立地偉人、有血有肉常人的形象,讓學生親近教學。石慶海副院長提出思政課教學應慎重設計儀式環節,注重教學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提高教學實效。楊芳副院長就如何上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夯實理論功底;二是拓展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豐富理論素材;三是改進教學方式,加強師生互動,提升教學效果。
本次集體備課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的老師們在相互討論中互學互鑒、取長補短、共研共進,不僅對如何上好開學第一課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如何搞好原理課的教學也達成了一些共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在本學期將會根據課程教學需要定期召開高質量有內涵的集體備課會,通過這一方式查找和分析教學問題,持續不斷地改進教學。(文/吳卿 圖/郭啟貴 初審/石慶海 終審/楊芳 發布/郝成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