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社區青少年暑期生活,助力孩子們在趣味學習中增長知識、拓寬視野,2025年7月13日起,巢湖學院“童心港灣,暖心助學”志愿服務團隊赴宣城市郎溪縣北港社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精準對接凝共識 周密籌備啟新篇
抵達首日,團隊與社區工作人員召開專項會議,就課程規劃、安全管理及學生特點等事項深入研討,明確分工協作機制。志愿者隨即整理教學物資,結合社區兒童年齡結構與興趣需求優化課程設計,為后續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文韻悠揚承經典 異彩紛呈潤童心
7月14日,課程正式啟動。語文課堂以動畫演繹成語典故,輔以互動問答,引導學子感悟傳統文化智慧;音樂教學中,童謠學唱激發藝術感知;手工實踐環節,干花書簽制作讓自然之美躍然紙上,寓教于樂成效顯著。

妙趣英語啟思維 活力體育促協作
7月15日,課程聚焦能力培養。英語教學通過情景對話與單詞游戲激發語言興趣;室內體育課設計“蘿卜蹲”“打地鼠”等團隊游戲,既鍛煉反應能力,又強化協作精神;折紙藝術則培養空間想象力,創意作品展現童真巧思。

科普探秘窺寰宇 顯微觀察悟自然
7月16日,課程以科學教育為主線。志愿者通過影像資料,系統講解宇宙演化與自然現象,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渴望;在顯微鏡實操環節,首次揭示微觀世界奧秘,同學們沉浸于生物結構觀察,科學探索熱情空前高漲。

環保課堂植理念 綠色手工踐真知
7月17日,課程聚焦生態教育。通過案例分析闡釋環境保護緊迫性,增強生態責任意識;植物拓印筆袋制作將理論轉化為實踐,讓同學們在創作過程中深刻體悟可持續發展理念。

生態瓶里藏乾坤 垃圾分類育文明
7月18日,課程深化環保主題。志愿者系統講授垃圾分類標準與水資源保護策略,通過“罐罐魚瓶”手工模擬生態系統構建,直觀展現人與自然共生關系。孩子們在實踐中學以致用,綠色生活方式種子悄然生根。

六日耕耘結碩果,青春奉獻顯擔當。本次支教活動通過學科融合、知行合一的教學模式,有效提升社區兒童綜合素質。志愿者們以專業素養與熱忱服務彰顯新時代青年責任,為基層教育發展注入青春動能,實現實踐育人與服務社會的雙贏成效。(文/張帥峰 圖/王欣 初審/束道兵 復審/張凌 終審/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