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2024年7月11日至18日,巢湖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綠水映青山,共繪生態夢”綠色生態團赴合肥市廬江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走訪廬江街道,開展座談交流
7月11日,生態團一行來到合肥市廬江縣東顧山街道辦事處開展交流活動,街道辦事處團工委書記汪睿、黨政辦辦事員沈亞琴參加座談會。汪睿對暑期“三下鄉”實踐團師生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介紹了社區基本情況。她表示,街道辦將為團隊提供實踐平臺和保障,希望同學們能夠利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為街道居民普及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共同推進城鎮綠色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開展社區小課堂,共護生態大夢想
7月12日,生態團來到廬江縣東顧山街道晨光社區,為社區小朋友上了一節生態保護主題講座。隊員們通過視頻和PPT向小朋友們介紹了環境污染類型、各類污染物對環境的危害等內容。講座結束后,小朋友們積極參加知識競答,進一步增加了對全球生態現狀、污染物種類及危害的了解,讓“綠色環保”的理念在心中生根發芽。


制作綠色生態瓶,點亮社區環保情
7月13日,在廬江縣東顧山街道晨光社區,生態團組織開展了“制作簡易的生態環境瓶”活動。隊員們首先向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們講解生態環境瓶的制作過程,介紹了生態環境瓶對于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隨后,在實踐隊員的協助下,小朋友們動手制作生態環境瓶。此次活動,激發了小朋友們對大自然關注和熱愛,引導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行動中。




明確水土理化特征,守護綠色生態根基
7月14日,生態團來到黃陂湖流域開展水質與土壤檢測。隊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入湖支流及附近農田的水、土進行隨機取樣,現場測定了水體pH值、氨氮、亞硝態氮等數據,在實驗室內測定了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重金屬含量等數據。通過實驗了解當地水土基本理化特征,為實踐團進一步開展水土保護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


課堂垃圾分類課,生活環保必修課
7月15日,生態團赴廬江縣崗灣街道蘇家河社區居委會為“青筑夢,微愛課堂”暑期班的小朋友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隊員們通過科普小游戲,介紹了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垃圾分類法律法規等知識,引導小朋友們從身邊點滴做起,養成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為生態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

綠色葉脈,生態書簽
7月16日,生態團前往廬江縣崗灣街道蘇家河社區開展“愛心葉脈,尋味環保”——葉脈書簽制作支教活動。通過樹葉書簽的制作,讓小學生們親身參與自然資源再利用的過程,加深了他們對大自然的了解和尊重,增強了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


低碳新風尚,社區正能量
7月17日,生態團來到廬江縣東顧山街道東顧山社區開展入戶宣傳,普及低碳環保生活相關知識。隊員們向社區居民宣傳節約用電、節約用水、資源回收、低碳交通等低碳環保知識,耐心回答居民們關于低碳環保生活的相關問題。


青山有情,護山有我
7月18日,生態團前往廬江縣治父山開展護山行動。大家沿著山路,仔細撿拾道路兩旁、草叢深處和石縫間的飲料瓶、包裝紙、煙蒂等垃圾,用實際行動為保護綠水青山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本次“三下鄉”活動,為廬江縣的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生環學子的青春活力。實踐團的隊員們將繼續努力,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為己任,用實際行動助力綠色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為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文/朱銀凡 圖/彭俊豪 初審/張凌 終審/徐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