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師范類專業認證?
02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03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04
師范類專業認證體系架構是什么?
05
師范類專業認證有什么基本特征?
06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組織體系和職責分工是什么?
Q1 什么是師范類專業認證?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是專門性教育評估認證機構依照認證標準對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狀況實施的一種外部評價過程,旨在證明當前和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專業能否達到既定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
認證的核心是保證師范生畢業時的知識能力素質達到標準要求,目的是推動師范類專業注重內涵建設,聚焦師范生能力培養。改革培養體制機制,建立基于產出的持續改進質量保障機制和質量文化,不斷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能力和培養質量。
Q2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理念為“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是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的行動指針,貫穿師范類專業認證全過程。
(1)學生中心:強調從以“教”為中心的新模式轉變,要求遵循師范生成才成長規律,以師范生學習效果和個人發展為中心配置教育資源和安排教學活動,并將師范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作為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重要依據。
(2)產出導向(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聚焦師范生受教育后“ 學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強調明確學習產出標準,對接社會需求,以師范生學習效果為導向,對照畢業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反向設計課程體系與教學環節,配置師資隊伍和資源條件,評價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Q3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強調在工作中遵循統一體系、省部協同、高校主責、多維評價原則。
Q4 師范類專業認證體系架構是什么?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針對各地各校師范類專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及類型層次復雜多樣現狀和特點,構建橫向三類覆蓋、縱向三級遞進體系架構,推動高校合理定位、特色發展、持續提升師范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第一級定位于師范類專業辦學基本要求監測。
第二級定位于師范類專業教學質量合格標準認證。
第三級定位于師范類專業教學質量卓越標準認證。
Q5 師范類專業認證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具有以下五個基本特征
(1)中國特色與世界水平相結合.
(2)統一體系與特色發展相結合。
(3)內部保障與外部評價相結合。
(4)學校舉證與專家查證相結合。
(5)常態監測與周期性認證相結合。
Q6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組織體系和職責分工是什么?
答:負責師范類專業認證組織管理與具體實施的機構包括: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評估機構和認證專家組織,三者分工負責,協同推進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
Part2
★ 目錄 ★
07
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的基本內容和框架結構如何?
08
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是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
09
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是如何體現產出導向的?
10
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是如何體現持續改進的?
Q7 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的基本內容和框架結構如何?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由中學教育認證標準、小學教育認證標準、學前教育認證標準三類三級構成,三類之間根據不同學段特點各有差異,三級之間相互銜接,逐級遞進。
其中,第一級認證標準是國家對師范類專業辦學的基本要求,第二級認證標準是國家對師范類專業教學質量的合格要求,第三級認證標準是國家對師范類專業教學質量的卓越要求。
Q8 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是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中心,不僅僅體現在“學生發展”這一個指標項上,也體現在其他七個指標項中。以學生為中心,強調遵循師范生成長成才規律,要求師范類專業把培養目標和全體學生的畢業要求達成情況作為評價的核心;培養目標應該圍繞師范生畢業時的要求以及畢業后一段時間所具備的從教能力設定;課程與教學、合作與實踐、師資隊伍和支持條件等方面的建設均要以有利于師范生達到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為導向;各種質量保障制度和措施的目的是推進師范類專業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高,最終目的是保證師范生培養質量滿足從教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
Q9 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是如何體現產出導向的?
答:基于產出導向的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英文縮寫OBE )是目前國際高等教育倡導的一種先進理念,也是新時代我國開展師范類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正是按照這一理念來設計和制定。
以產出為導向,就是強調以師范生的學習效果為導向,對照師范畢業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評價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關注師范畢業生“學到了什么” 和“ 能做什么”,而非僅僅是“教師教了什么”。要求專業按照“ 反向設計,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面向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求,以培養自標和畢業要求為出發點,設計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和課程大綱,采用匹配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配置足夠的軟硬件資源,要求每個教師明確自己在課程教學中的主體責任,最終通過課程目標、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定期評價和持續改進,保證師范畢業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的達成。
Q10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組織體系和職責分工是什么?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的一大重要特點就是要求專業建立持續改進的質量文化。認證標準指標內容貫穿了質量持續改進理念,強調聚焦師范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對專業人才培養活動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跟蹤與評價,并將評價結果用于人才培養工作改進,形成“評價-反饋-改進”閉環,建立持續改進的質量保障機制和追求卓越質量文化,推動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一方面,設置了獨立的“質量保障”指標,從保障體系、內部監控、外部評價、持續改進四個方面對“評價培養目標是否達成以及持續改進”提出要求;
另一方面,在“課程與教學“合作與實踐”設置“評價”二級指標,在“師資隊伍”部分設置“持續發展”二級指標,要求專業建有的各種機制、制度和措施,最終都要落實到執行、跟蹤、評價與改進。
Part3
★ 目錄 ★
11
為什么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強調建立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跟蹤反饋與社會評價機制?
12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13
學校申請師范類專業認證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14
為什么師范類專業認證要求參評專業“說” “做”“證”必須達成一致?
Q11 為什么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強調建立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跟蹤反饋與社會評價機制?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其所培養的師范畢業生能夠持續滿足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求,用人單位滿意度和畢業生實際就業情況成為師范類專業辦學質量的重要評判指標之一。
因此,認證標準在“質量保障”指標項中,專門設有“外部評價”二級指標,要求專業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以及基礎教育機構、教育行政部門等利益相關方參與的社會評價機制。它是師范類專業收集信息,對“培養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定期評價的必要渠道,也是在“課程與教學”、“合作與實踐”、“ 師資隊伍”、“支持條件” 、“學生發展 ”方面開展持續改進工作的重要基礎。
Q12 師范類專業認證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根據第一、二、三級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組織實施方式,設置了相應的認證工作程序。
第一級采取網絡平臺數據采集方式,對師范類專業辦學基本信息進行常態化監測。
第二、三級采取專家進校考查方式,對師范類專業教學質量狀況進行周期性認證,認證程序包括申請與受理、專業自評、材料審核、現場考查、結論審議、結論審定、整改提高7個階段。
答:評建準備是師范類專業認證的基礎工作,原則上參評高校至少在提交認證申請前1年開始評建準備,主要任務是比照認證標準,找出自身存在問題與差距,逐步改進提升,具體包括:
學校層面:以專業認證為抓手,以認證理念推動師范類專業教學改革,引導師范類專業聚焦畢業生核心能力素質培養,建立基于產出的持續改進質量保障機制和質量文化;開廣泛宣傳;建立評建保障機制。
專業層面:對照認證標準開展自查,總結取得成效,梳理問題與不足,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有針對性改進。其中,重點工作是重新審視修訂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建立基于產出的質量評價機制,整理教學檔案與佐證材料。
教師層面:認真學習、充分理解認證理念與認證標準,將認證理念和認證標準落實到教學活動中,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持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Q14 為什么師范類專業認證要求參評專業“說” “ 做” “證”必須達成一致?
答:師范類專業認證是一種舉證式認證,現場考查專家組主要是通過參評專業的“說”、“做”、“證”三個環節,來查證和判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狀況是否達到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要求,并給出認證結論。
所謂“說”,即“自己是怎么說的”,參評專業要明確自己的辦學定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等,“做”即“自己是怎么做的”,參評專業以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為導向所實施的教學活動以及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全程跟蹤與形成性評價的措施與做法;
“證”即“證明自己所說和所做的”,參評專業要為證明自身達到標準要求逐項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因此,師范類專業認證要求參評專業的“說”、“做”、“證”必須達成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