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7日,巢湖學院數學與大數據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曉光圍繞“什么是一個好的研究”主題開展科研論文寫作的學術講座。數學與大數據學院黨委副書記郝江鋒、淮南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袁媛博士,安徽工業大學部分青年教師、淮南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部分青年教師、巢湖學院數學大數據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濟與法學學院部分青年教師以及學生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數學與大數據學院副院長彭維才教授主持。

講座中,楊曉光深入探討了高質量研究的核心要素與寫作要求。他指出,一個好的研究應從有價值的選題入手,注重發現研究空白,避免盲目跟隨熱點。研究的目標在于揭示機理與過程,期望達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同時謹慎檢驗隱含假設,確保研究邏輯的嚴謹性。在寫作方面,論文應圍繞研究結果展開,注重邏輯性與可讀性。理論性文章需揭示現象背后的機理,實證性文章則需確保數據的可靠性與邏輯一致性。此外,綜述性文章應具有前瞻性,方法類文章需展現算法的優越性。優秀的研究應兼具創新性、理論貢獻與實踐意義,同時具備清晰的邏輯鏈條和可靠的證據支持。他鼓勵學者勇于理論創新,追求理論深度與應用價值并重,為學術發展貢獻力量。講座現場討論氣氛熱烈, 楊曉光耐心細致地回答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問題。

與會師生紛紛表示,經過學習深受啟發,將結合自身研究領域特色,緊扣學校致力于高質量發展和建設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戰略目標,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投入科研工作。他們認為,只有專注學術、不斷追求卓越,才能產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此次活動的舉辦,不僅為教師搭建了學習與交流的平臺,還提升了學院科研工作的整體水平,進一步推動了學院學術生態的優化。未來,我院將持續組織此類活動,引導教師扎根科研實踐,為學校發展與社會進步貢獻更加深遠的力量。(文/彭維才 圖/沈陽 初審/彭維才 終審/陳佩樹)
專家簡介:楊曉光,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理事長,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系統科學與數學》主編。主要研究興趣為金融學、數字經濟、博弈論、復雜社會系統,獲得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復旦管理學突出貢獻獎、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茅以升青年科技獎、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才等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