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歷,男,漢族,1997年12月出生,安徽省六安市人,共青團員,數學與統計學院2020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升本1班學生,曾獲得全國大學生新能源知識競賽校級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大賽校級賽三等獎、“全國高校勤儉節約知識競賽安徽省三等獎、大學生急救技能競賽初賽一等獎、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等。

在剛拿到陳歷學長的資料時,我就被上面密密麻麻的獲獎記錄所震撼了,在來到巢湖學院短短的兩年內獲得了如此多的證書,這不僅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接下來讓我們帶著種種疑惑與好奇,來走進這位優秀學長吧。
因為不甘心,所以不妥協
在詢問到陳歷學長為什么選擇繼續專升本深造,是什么事觸動到了他的時候,他回答道:“在一次勵志講座中,考上專升本的學長學姐們回母校的演講,觸動了我。讓我知道了原來高考沒考好,還可以的通過專升本的學習,進入本科繼續深造。因此,為了彌補高考失利的遺憾,我毅然決然的加入了專升本的大軍,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們繼續學習,通過專升本的渠道進入本科院校,完成高中時未完成的夢想。”高考并不是人生的終點,重要的是有無繼續奮斗的決心,陳歷學長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高考的失利并不代表一切,人總要有顆繼續向上的決心。在專升本過程中陳歷學長也遇到了許多困難,期間也有令他印象深刻的好兄弟,在專升本的道路上一同努力,一同進步,一同成長,在問到專升本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時他說到“最大困難就是高數現代課(專業課)聽不懂,因為剛開始知識點不熟練,以及自己底子薄弱,所以聽老師講課的時候,就跟聽天書一樣,以至于決定升本的第一個星期就有想放棄的念頭,就是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己是真的不行?”當他的小伙伴看到他意志有點頹廢的時候,想退出升本的時候,他的一個好兄弟就對他說了一句令他這輩子都難忘的一句話,他說“兄弟,是你把哥們我勸過來專升本的,怎么我來了你就要退出?難道你當初對我們說的一起完成高中時未完成的本科夢,都是騙人的嗎?”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想過放棄,在遇到不會的知識,就詢問老師問同學,或者自己查閱資料,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三個月的瘋狂惡補知識點之后,最初那種不適感沒有了,反而是那種駕輕就熟感給了他強大的自信,就這樣又堅持了大半年左右,他順利通過專升本考試。來到了巢湖學院。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帶著那份不甘心與不妥協,終于在他的堅持下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因為他堅信只有在經歷困難與挫折后才能成長。

路漫漫其修遠兮,“堅持”二字最可貴
在考試以及備考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壓力產生,壓力是無形的,它可能來源于自己,也可能來源于外在的施加,陳歷學長描述到在自己備考專升本考試的過程中有時會存在壓力,壓力過大的時候會有一定的消極情緒,但是每當有過大的壓力時,他都會短暫的放下手頭中的事情,走向操場,通過3公里長跑,來緩解壓力,因為跑步釋放的多巴胺會感到心情愉悅,進而放松的心情,從而達到緩解壓力的效果。學長強調到,當個人壓力過大的時候,千萬不要選擇與壓力對抗,因為你越對抗反而越適得其反,這時做點其他的事情,轉移一下注意力,反而才是最有效的。其次自律很重要,在緩解壓力的同時,假期以及平時的學習都要自律起來,因為要想取得好的成績,想要實現彎道超車就要利用好平時的時間和假期。陳歷學長講述了他的經歷,他在暑假期間,因為時間比較充分,他每天會保持一定的閱讀量,增加自己的一些課外知識,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其次他會利用這段時間,再把這學期的專業課本再看看,看看哪里沒弄懂,就再學習一下,他認為數學這門課程,它的邏輯性、關聯性非常強,如果知識點東缺一塊,西缺一塊,那么對后續課程的學習是及其不利的。最后在學習之余他會跑跑步,打打球鍛煉自己的身體,讓自己做到勞逸結合。他的成功往往是注重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不放過點點碎片時間,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從所謂“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其實在成長的道路上不需要做多么驚天地泣鬼神的事,只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我們的成功往往基于生活學習中滴滴點點的小事,正如貝多芬所說“涓滴之水終能夠磨損大石,不是因為它氣力富強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
霜刃未嘗試,彼方若有光
學習與娛樂兩者看似毫不相干,卻又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而想要發揮出它的作用,就需要使用者對它進行合理的分配,這樣才能進步和提升。在這兩者之間陳歷學長有著他的見解,高中跟大學的區別在于大學的課程較少,平均一天下來只有半天的課程,半天的空閑時間,而陳歷則是合理的利用了這半天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如果當天的課都能聽懂,那么他就會少花點時間整理筆記,因為知識不在于筆記而在于理解。如果聽得不太懂他可能就會多花點時間整理筆記和請教同學與老師了,剩余的時間他就會去參加別的比賽或者活動,以豐富閱歷。在周六周日這樣的全天沒課的話,他就會多睡一會,補充一下睡眠,其次,因為疫情不能外出,那么他就會選擇去圖書館,練習有關數學方面的軟件,比如matlab、spass之類的軟件,熟悉它們的操作,為后面的數學實驗做準備。陳歷學長在來到巢湖學院的兩年內獲得了許多獎項與證書,他認為在大學中,學習首先是第一位的,但是學習它不是大學生涯的全部,大學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力的培養,參加各類活動、比賽,可以鍛煉自己的溝通與協調的能力,增強自己綜合素質。
陳歷學長正是合理的分配好了學習與娛樂的時間,積極的參加了各種比賽,在豐富大學生活的同時也在學習方面取得了好的成績,當你合理利用好了時間,你就能發現前方一片光芒。

前路浩蕩蕩,萬事皆可期
陳歷學長在最后向學弟學妹們提供了一些建議,他建議學弟學妹們在剛進入學校,如果覺得迷茫,可以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在社團中鍛煉一下自己,當你發現當別人都在朝著自己的目標奮斗努力的時候,你也會被他們所感染,進而就會立下自己的一個小目標,朝著它前行,當你完成它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無比的開心,這樣慢慢的自己的自信心也就上來了。在學習上,學長建議要保持住高中的那股沖勁,對待大學里面的課程,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最好要做到認真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后認真總結,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當你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那種迷茫感也就不復存在了。
最后陳歷學長送給學弟學妹們他最喜歡的兩句詩詞——“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希望能夠給學弟學妹們帶來一定的鼓勵。

采訪手記:我在和陳歷學長的交談中收獲頗豐,他清醒獨立、努力奮進,他的那份堅毅與自信感染了我,把我拉出了自我否定的迷茫,讓我找到了奮斗的目標。他告訴我們如果不甘平庸,那就迎難而上,正如那句詩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如果不經歷千淘萬漉,怎能得到最后的“金子”呢。(文/時宇騰 圖/受訪者提供 審/袁鳳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