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調研當下鄉鎮中小學生在“雙減”政策實施后的教育現狀,以期為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提供可行的參考建議。自2022年6月17日起,數學與統計學院“雙減”政策形勢下義務教育階段鄉鎮中小學教育現狀調研團隊分別赴合肥市巢湖市城市之光小學、東風路小學、巢湖三中等八所中小學學校開展暑期調研活動。

在詳細的策劃及準備后,實踐團首先前往城市之光小學和巢湖四中開展對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及采訪。通過采訪,調研團了解到現今小學生的教育壓力并沒有很大,而中學生會有較大的學業壓力。當談及“雙減”政策的落實對孩子影響時,有的家長表示“小孩的自由時間更多了”“作業量明顯減少且形式多樣”等。這些都說明在中小學階段大多家長對“雙減”政策表示贊同。但也有不同意見,特別是正處于中高考關鍵節點的學生家長,他們對于“雙減”落實后教育是否能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提出質疑。


6月20日起,實踐團成員在隊長與各校教師的溝通下,依次前往東風路小學、巢湖三中、人民路小學西區和巢湖學院附屬中學等學校,通過深入班級,隨機采訪的形式,了解學生對“雙減”政策下中小學義務階段教育現狀的看法。


在對學生的采訪中,他們認為“雙減”是“減作業、減考試”,然而“雙減”的真正目的是減少重復的家庭作業和低效的學習方法。這說明,大部分小學生并不能很透徹的了解到“雙減”的意義。同時也存在上課外輔導班的同學作業仍舊很多、學習壓力較重情況。這也說明有關部門應繼續加強對輔導機構的管控。

對于中小學教師的意見,主要通過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形式進行。他們表示“‘雙減’政策后,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的負擔都減輕很多。減的是過重額外的負擔,增的是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通過十余天的線下實地調查問卷及采訪,調研團了解到家長、學生及老師對“雙減”政策下中小學義務階段教育現狀的真實看法。這為調研團后期對線上問卷的數據分析結果及結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文/吳嘉琪 圖/苑茹 審/袁鳳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