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巢湖學院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承辦、安徽文藝評論(巢湖學院)基地和環巢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協辦的安徽省社會科學界第十九屆(2024)學術年會“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創新創造活力”專場會議在我校召開,安徽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江濤,巢湖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丁俊苗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省大別山革命歷史研究會、安徽博物院等15家單位及高校的百余名專家學者們參加了此次大會。會議開幕式由校科研處·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處)處長姚磊主持。

丁俊苗代表學校對省社科聯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對與會嘉賓和學者們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本場學術年會既是一場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貫徹會,更是一次聚焦安徽地方文化,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助力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的研討推進會。同時,他真誠地希望在省社科聯的關心和指導下,巢湖學院與優秀學者們共同圍繞安徽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資源的挖掘和保護、文化經濟和文化產業研究等方面開展更多的合作,為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江濤代表省社科聯對本次會議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省社科界學術年會作為我省社科領域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在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強調省社科界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重要講話精神,深挖文化底蘊,激發文化“活力”,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協同攻關,建構好安徽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篇章。
主旨報告環節,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賀云翱教授做了題為“長江文化與中華文明關系的現代認知”的報告,重點闡述了“長江文化”產生的深遠邏輯及總體內涵、長江文化與中華文明關系的當代認知以及對安徽“長江文化”和長江(安徽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思考等3個方面內容。

學術交流環節,安徽博物院策劃交流部主任馮超、安徽大學教師豆文凱、安徽省大別山革命歷史研究會副會長胡遵遠、巢湖學院教授董穎鑫、銅陵學院科研處副處長王偉赟等5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民主革命時期紅色印信的演變與特征”“宋代以來徽州人在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的活動及影響”“新時代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的重要路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重要講話精神的感悟與思考”“形成條件與治理底蘊:‘第二個結合’視角下的中國傳統鄉村治理的多維分析”“學術服務機構個性化推薦系統‘信息繭房’效應分析及對策研究”等主題做了交流。

安徽省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是全省社科界多學科、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與會學者們圍繞“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創新創造活力”的會議主題,深入交流,在思維碰撞和對話交流中產生新觀念和啟示,對推動安徽省文化建設和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圖/賀立偉 文/張帥兵 部門初審/陳海銀 部門終審/姚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