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巢湖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整合學科資源,優化學科布局,凝練學科方向,有組織搭建平臺、引導教師形成團隊,面向國家、地方重大需求,發現“真問題”,開展“真研究”,取得“真效果”。其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重點立項建設”“學科平臺優化發展”“科研項目立項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為學校學科建設服務人才培養的關鍵舉措,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一、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重點立項建設是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堅實基石
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重點立項建設是學校夯實學科基礎、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和提升辦學層次的關鍵一招。學校堅持“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重點建設材料與化工、電子信息、體育三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領域,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凝練陶瓷微納粉體材料及器件、流程工業數字化制造服務、電極的原位合成改性技術等多個研究方向,每個方向在加強自身科學研究的同時,緊貼區域產業和學校專業發展方向,緊扣應用型人才培養內涵,厚植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根基。

學校先后與西安體育學院、嘉興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程大學、阜陽師范大學、安徽科技學院等省內外12所高校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為后續學校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積累了人才培養經驗和必要條件。截至目前,碩士研究生導師100人,聯合培養研究生139人。
二、學科平臺團隊一體化發展是推動科研教學深度融合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力抓手
學校堅持學科、平臺、團隊三位一體,以高端科研平臺集聚高端人才,以有組織科研創新培育重大項目,以重大成果產出提升科研能力,帶動學科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現有“體育學”“材料科學與工程”2個安徽省應用型高峰培育學科,“體育產業學”1個安徽省特色培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等11個校級重點學科。擁有“安徽省高頻軟磁及陶瓷粉體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流程工業數字化制造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8個省廳級科研機構。依托現有的資源和學科研究方向,學校先后獲批了“功能陶瓷粉體材料與器件科研創新團隊”“環巢湖文化傳承與發展創新團隊”等5個省級高校優秀科研創新團隊。

學校聚焦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夯實學科內涵,提升創新能力,以科教融合賦能應用型人才培養。在此過程中,各團隊持續發力,獲得了多項標志性成果,如功能陶瓷粉體材料與器件科研創新團隊獲批國家自然科學青年項目2項;安徽省體育人文社會學科研創新團隊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安徽省社會科學成果獎1項,并且先后在《體育科學》等CSSCI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篇;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科研創新團隊獲批2024年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二等獎1項和2023年國自然青年項目1項等。
三、科研項目立項實施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科研素養的有效途徑
學校秉持“以科研促教學,以科研促人才培養”的發展理念,積極將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推動高質量科研成果反哺教學,促進科教融合育人。近三年,學校共立項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不含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8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6項,省部級項目66項;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139項。學校始終堅持特色發展,堅定不移服務環巢湖,實施服務環巢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行動計劃1.0版和2.0版,對接環湖12鎮,開展“一院一鎮一品”社會服務行動,實現校地、學科產業同頻共振和校企資源互融共享。先后與巢湖市人民政府、廬江縣人民政府、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合肥市體育局、安徽皖維集團、合肥中南光電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開展交流合作,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753項,橫向科研到賬經費近1.17億元。

學校堅持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發揮科研優勢,促進科教融合、推動科研反哺教學,全面服務學校人才培養中心工作。近三年,學生依托教師科研項目完成省級以上大創項目400余項;獲學科和技能競賽省級以上獎勵2485項;科研反哺教學畢業論文1638篇;以實驗、實習、工程實踐等為基礎的畢業論文(設計)占比年均超80%。
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推動學生創新創業與社會服務的重要橋梁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僅是科學研究的目標,更是學校推動創新創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學校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培育階段,注重將學術研究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孵化平臺。近年來,學校出臺《巢湖學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方案》《巢湖學院知識產權管理辦法(2024年修訂)》等文件,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制度,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鏈,為學校師生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2022年,學校以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的方式轉化科技成果數43項、合同金額207.9萬元,技術開發、咨詢、服務合同數215項、合同金額3733.6萬元,在“安徽省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系統”登記的技術輸出合同數123項、合同金額2669.5萬元。2023年,學校以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的方式轉化科技成果數62項、合同金額270.4萬元,技術開發、咨詢、服務合同數313項、合同金額6440.8萬元,在“安徽省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系統”登記的技術輸出合同數269項、合同金額6687萬元。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措施得當、成效顯著,形成了可示范推廣的經驗和做法。2023年,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安徽教育信息(改革專報)》專門刊文推介“巢湖學院多措并舉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肯定我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

學校聚焦科研賦能,完善科研育人機制,豐富科研育人路徑,凝聚科研育人合力,持續打造人才培養前沿高地,積極支持學生將科技成果進行轉移轉化。近三年,學生參與“皖維科技創新孵化基金”項目60項;學生授權知識產權20余件;學生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學校與企業聯合共建校內實習、實訓、實踐基地2個,與企業聯合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實踐基地270個,與企業共建的創新創業基地43個,累計在校生創業項目33項(正式立項或注冊)。
學科建設是高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基”,也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下一步,巢湖學院將繼續扎實推進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重點立項建設,不斷優化學科結構、打造學科特色,瞄準地方科技產業重大需求和核心技術領域,聚焦學科內涵式發展,著力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高質量學科發展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厚積學校辦學底蘊,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動能。(文、圖/王麗娟、張斌、張帥兵、張平改 初審/陳海銀 部門審核/姚磊 終審/張連福 李明玲 發布/樊振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