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學風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選樹典型,發揮朋輩的榜樣引領作用,凝聚共識,同心協力,營造良好育人氛圍,3月6日下午,巢湖學院在大禮堂隆重召開2019年春學期學風建設月動員大會暨優秀學生表彰大會。副校長徐柳凡、紀委書記阮愛民出席會議。校學風建設領導組成員,各學院分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全體專兼職輔導員,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1000余人參加會議。大會由阮愛民主持。

學工部部長周祥總結上學期學風建設月及優秀學生表彰工作,就2019年春學期學風建設月活動進行布置。
教務處處長丁俊苗宣讀2018年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表彰文件,對獲獎學子表示熱烈祝賀。

與會領導分別為獲得同學代表頒獎。


榮登人民日報《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的機械工程學院2016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丁澤文同學回顧求學之路,坦言自己優秀成績的獲得離不開領導、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幫助,希望同學們提升自我,塑造自我,拓展思維,培養情操,在巢湖學院這片育人的土地上放飛新的理想,收獲新的希望。
2018年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外國語學院2017級商務英語專業田文惠同學介紹自己成長歷程,分享學習體會。她認為,家庭情況的特殊,既是一種傷痛,也是一種財富,正是因為這種環境,才能夠更好地磨練自己的意志,鍛煉自己獨立的品格;大學不是放松的游樂場,而是暢游的知識海洋,希望大家做一個不卑不亢的大學生,少熬夜,多參加體育鍛煉。
2018年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獲得者文學傳媒與教育科學學院2016級學前教育專業王瑜同學希望同學們以成人的角色來面對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加清醒地理解自己對社會貢獻的意義,學會珍惜,學會規劃,學會堅持,珍惜大學時光。
經濟與法學學院副院長施瑋教授代表教師發言。他認為,學風是高校一門沒有列入課表的“必修課”,作為大學生都應為自己學校優良學風傳統的形成、傳承做出貢獻。他代表全體教師鄭重承諾,將以學風建設月為契機,端正教學態度,提高教學水平,以身作則,以優良的教風帶動學風,以良好的學風促進教風,持之以恒,教學相長。
徐柳凡在講話中指出,良好的學風是高等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良好的學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巨大而無形的精神力量,時時刻刻都在對學生產生著強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勵學生奮發努力,健康成長。他代表學校黨政對此次學風建設月活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開展學風建設月活動的重要意義。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共同努力,團結協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二是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準確把握學風建設月活動的任務和要求。抓學風建設有兩個關鍵:一是人,包括教師、學生。教師是辦學興校的主體,教風直接影響學風。要把教師師德建設放在首位,鼓勵教師樂學善教、潛心育人,多講“金課”,不講“水課”;二是組織,協調各類資源為學風建設提供保障,動員各方面力量,加大對學風建設的管理、考核、監督。要充分發揮學業導師在學風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和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指導作用;三是凝煉特色,打造品牌,打造能夠反映我校辦學特色和學生整體特點的學風建設活動。各相關部門要把學風建設工作專業化、品牌化。各學院要形成學風建設“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希望廣大同學以學風建設月活動為契機,向身邊優秀同學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優良學風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德學并舉知行合一”的校訓。

阮愛民在總結講話中強調,學風建設不是一陣風,而是一場持久戰,必須常抓不懈,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他就進一步做好學風建設工作提出三點意見: 一要注重形成合力,構建全員共管模式。要將學風建設與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納入到高校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為良好學風的形成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二要明確主要任務,找準定位抓重點。要找準各自定位,抓住重點,充分發揮教師“教”的主體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作用,以教風帶學風,以學風促教風,充分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三要強化責任擔當,查擺問題抓整改。各相關部門、各學院務必認真查找學風建設的突出問題、重點問題,切實抓住問題的實質,找準問題產生的根源,認真整改,講求實效,扎實推進學風建設進程。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夢想之路從無坦途,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他希望廣大師生員工要用心做好一切準備,放飛心中的夢想,并不遺余力地去拼搏、去奮斗,朝著夢寐以求的方向前進,朝著心中那個更好的自己奮力前行。(文/王林 圖/金仁杰、陳玉繁 審/周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