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巢湖學院“志聚郎步,共建美好”特色實踐團深入郎溪公益服務一線開展主題調研。實踐團聚焦基層社會治理主題,通過走訪專業救援組織、醫療機構、愛心循環平臺及志愿服務團體,探尋基層善治密碼,感受公益力量。


專業擔當:藍天救援守護生命
實踐團首站抵達郎溪縣藍天救援隊基地。隊員們了解到:這支公益組織配備著應對溺水、洪澇等險情和緊急尋人所需的精良裝備,所有裝備都來自自籌資金和社會捐贈。在救援隊的悉心指導下,實踐團成員現場實操學習心肺復蘇與海姆立克急救法,在按壓的力度與節奏間,深刻體悟“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公益理念。作為水域安全的堅實屏障,藍天救援隊已然成為郎溪民間救援力量走向專業化、規范化發展的重要標桿。

健康惠民:縣醫院服務延伸“最后一公里”
“優質醫療資源要走出院墻,走到村民身邊。”在縣醫院辦公室副主任潘勝的介紹中,實踐團深切體會到這句話的分量。定期下鄉免費體檢、田間地頭政策宣講、專家駐村送診、按需免費發藥…… 國家“以基層為重點”的衛生健康方針,在這里化作了村民家門口的“健康守護網”。醫院大廳里的群眾感謝信,字里行間都是對“把健康送到‘最后一公里’”的真情點贊。

愛心循環:雷鋒超市傳遞城市溫度
走進“雷鋒超市”,暖意撲面而來——貨架上的衣物用品經嚴格消毒后靜待領取,休息區里環衛工正喝著熱水歇腳。這里所有物資均來自市民與社會組織的無償捐贈,從接收、消毒到發放,形成完整的愛心循環鏈。每周定期開展的志愿服務更讓超市成為城市“暖心驛站”,舊物新生的環保理念與守望相助的城市溫度在此交融,成為基層愛心流轉的微縮樣本。

志愿燎原:蒲公英協會播撒善的種子
在郎溪縣蒲公英公益志愿者協會,實踐團成員仿佛翻閱了一部愛心年鑒。協會匯聚各界愛心人士,墻上圖文詳實記錄著自2015年以來的百余次行動:慰問武警、消防救援人員,關愛養老院、孤兒院老人兒童,致敬一線醫護人員,資助偏遠學童……通過與負責人的深入交流,成員們不僅汲取了寶貴的公益經驗,更被“蒲公英精神”深深觸動——善意如種子般播撒,終將在基層生根發芽。

青春實踐:在基層課堂讀懂共建共治
從藍天救援的專業擔當、縣醫院的服務下沉,到雷鋒超市的愛心流轉、蒲公英協會的志愿星火,青年學子們深切體會到:在郎溪,“政府主導、專業機構牽引、社會組織發力” 多元參與、協同共生的基層治理格局已經形成,以及基層治理創新實踐產生的惠民力量。隊員們紛紛表示,“三下鄉”讓腳步與基層脈搏同頻共振,未來將懷揣這份實踐感悟與服務熱忱,讓青春在深入基層、服務人民的火熱實踐中綻放光彩。(文/李浩杰、趙慧中、劉向軍 圖/董池蘅、楊慧 初審/何東海 復審/解雪梅 終審/徐兆武 發布/季鵬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