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新生對法學專業的認知,經濟與法學學院邀請兩名優秀校友,以報告會的形式為2023級新生講授專業導論課。
9月20日晚,首場報告會《法學生的規劃與成長》由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執行主任、2011級法學校友于小強主講,報告會在致知樓報告廳舉行,經濟與法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施瑋主持。
報告會上,于小強結合自身的學習工作經歷,重點圍繞大學生前期職業積累,從學習規劃、能力提升與綜合素質養成等三個方面進行授課。首先,在學習規劃方面,提出以專業課程學習為基礎,制定自己的學習與學業規劃,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其次,在能力提升方面,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煉自己的組織、策劃和管理等團隊協作能力,提升語言表達等有效溝通能力;再次,在綜合素質養成方面,鼓勵大學生努力成為一名“有格局、精專業、懂營銷、會管理”的復合型法治人才。最后,于小強與現場同學進行互動交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

21日晚,上海數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2009級法學校友王磊,應邀在崇學樓南207教室線上開展第二場報告會,題為“法律行業:過程與結果同樣重要”,本場由法學系主任朱鶴群主持。

王磊結合自身求學經歷、職業生涯規劃與選擇,以法律職業人的視角審視,提出培養法律思維是“過程”,學歷提升、擇業與就業是“結果”,兩者同樣重要,不可偏廢。首先,在法律思維培養方面,專業知識的準確性和體系化構建是法律思維培養的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提升法律思維能力的關鍵,鼓勵新生要積極參與見習、實習和案例研習等實踐教學,提升自己的法律思維能力,達至“認事用法”的成果導向。其次,在學歷提升、擇業與就業方面,通過對律師行業競爭態勢的分析,鼓勵新生要做好學業規劃,以學業規劃為基礎,通過社會實踐,進行職業規劃,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最后,王磊與現場同學進行線上互動,并對同學們提出的學業規劃問題給予詳細解答。
優秀校友是母校的寶貴財富,引入優秀校友參與專業導論課和相關實踐課程的教學是法學系實施產教融合辦學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報告會的舉辦,在強化與校友聯系的同時,也為2023級新生在學習信心的提升、學習規劃的明晰以及未來職業的精準定位等方面奠定了基礎。(文/朱鶴群 圖/趙慧中 初審/施瑋 終審/徐志倉 發布/陳彩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