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特色小鎮也隨之出現,旅游業與其他相關產業貼切融合,發揮古鎮特色優勢,完善原有的志愿服務,需要做好相關調研工作。從校園走出來的青春力量組成團隊開展調研,將自身的專業知識付諸于實踐當中,在三河這片土地上大放光彩,為三河古鎮帶來不一樣的色彩。7月11日至15日,巢湖學院經濟與法學學院第四學生黨支部調研團奔赴三河鎮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懷揣熱忱心 構筑青春夢
炎炎夏日抵擋不住熱忱之心,懷揣夢想構筑青春希望,7月11日上午,團隊全體成員在指導老師劉檾菘、李陳的帶領下奔赴三河鎮。三河鎮高度重視特色旅游業開發工作,隊員們就三河鎮的基本情況與三河鎮政府的黨政委員組織委員鹿才琴、團委副書記方長振進行實踐工作交接對話。

鹿才琴對巢湖學院社會實踐師生團隊的到來表示歡迎,表示鼓勵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前往三河鎮開展。隨后,她向團隊一行介紹三河鎮的名人故事、歷史古跡等特色文化,著重介紹三河古鎮目前的特色旅游開發項目。在實地調研前團隊成員已詳細了解三河鎮的相關資料,在鹿才琴講到楊振寧等先輩事跡時,隊員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希望在調研中可以進一步了解、實地體會三河鎮的人文歷史與民土風情。劉檾菘對鹿才琴委員、方長振書記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并向三河古鎮人民政府介紹了團隊成員及項目策劃書方向,團隊代表金志偉還向三河鎮政府一方介紹項目實施的具體細節:“團隊將在三河古鎮內開展有關景區文物保護等法治情景劇的表演,針對特色旅游業開發團隊設計的尋寶活動,力求串聯三河特色店鋪,發揚三河特色傳統文化將不一樣的體驗帶給游客。”雙方對團隊項目開展的周期以及具體細節進行商榷,譬如尋寶活動中:店鋪的聯系、路線的制定、活動的秩序、人員的分配等等都需要詳細安排。鹿才琴表示,三河古鎮政府、社區將會為此次團隊活動開展給予大力支持。
尋古鎮新時代 訪人杰赤子心
三河古鎮歷史文化悠久,作為國家5A級景區,還應有相關項目調動機制,團隊需要了解其具備的條件及特色,才可進一步推進項目的實施。調研期間,團隊成員通過講解員的講解以及對古鎮的參觀,深刻體會到三河的民情古韻。在楊振寧舊居,一座二進房屋,偌大的廳堂內,自左而右陳列著一套套圖片、一件件實物資料,從少年求學、青年獲獎、到留學授教、回歸故里,詳盡記錄楊振寧先生大半生奮斗歷程,隊員們認真閱覽展覽牌上的內容,體會楊振寧先生幼時的生活環境,感受時代賦予先生的使命召喚。

7月11日下午,團隊成員走進一戶戶店鋪分發團隊先前備好的調查表,而后團隊成員來到的一戶米餃商店做采訪,店主表示,“現在政府大力發展旅游,對于我們這種特色小吃給予許多支持,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在團隊成員調查采訪的各類店鋪中,商家們普遍都講到自己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但也紛紛講出自己對于古鎮今后發展的一些美好期望。團隊成員通過這樣一對一的溝通交流,感受到古鎮的變化,冥冥之中也體會到國家蓬勃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是惠及千家萬戶的。
安徽學子相約三河探尋古鎮時代新韻
寂靜悠長的古鎮小巷,時而傳來一陣歡笑聲,這是正值美好青春時光的大學生為古鎮帶來的。團隊11日將對三河古鎮景區進一步展開調研,而安徽工程大學的學生恰巧也在古鎮開展宣講,雙方進而展開交流,商定共同完成對古鎮的調研工作。

在交流中,隊員們了解到眼前的安徽工程大學的同學們是在為“十九大精神”做宣講,“時代在召喚我們,用我們青年的語言,青年的理解,去將‘十九大精神’講述給古鎮的居民,是我們作為大學生應該做的。”一名安徽工程大學的同學講到。在交談中,志愿者了解到,安徽工程大學的同學不僅來到了三河古鎮,在過去的幾天里他們的足跡遍布安徽各地,去探尋安徽傳統文化,作為媒介將“十九大精神”的精神之種與之傳遞。團隊成員聽到后表示,“同為青年,我們做的還不夠,目光不夠長遠”。悄悄地,團隊成員心中似乎也播下一顆為時代做貢獻的種子。隊員們與安徽工程大學的同學們一同深入古鎮的小巷,希望通過講解員的講解進一步加深對古鎮內涵的了解。雙方之間的友誼在調研的過程中慢慢地生根發芽,他們還表示希望今后有機會可以繼續展開合作,增進兩校友誼。兩隊隊員調研后在萬年臺下合影留念,一展安徽學子風采。
人生多彩際遇奮斗蓄力幸福
團隊在7月12日來到萬年臺下的社區,試圖去了解三河古鎮在旅游公共服務產業開發方面的現狀以及社區采取的相關措施。“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會給予最大的支持!”社區工作人員告訴隊員們。社區工作人員還說到:“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古鎮目前的發展離不開各個群體的努力,而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更是古鎮未來發展所需的力量!”社區與團隊達成合作意向,將為團隊接下來活動的開展提供場地等方面的支持,情景劇也將在萬年臺表演,代表巢湖學院學子一展風采。

揮灑汗水游溢青春,充分開展調研工作,不僅增加對古鎮風情的親身體驗,更有助隊員了解古鎮旅在感業與志愿服務項目的發展現狀,實踐彌補真知,調研工作為團隊項目策劃完善提供正確方向。
邂逅三河尋寶 體驗文化之風
7月13日上午,巢湖學院特色旅游業開發與志愿服務發展調研團在三河古鎮中心文化廣場開展趣味尋寶活動,與當地政府、社區、店鋪合作,共同打造趣味旅游項目。團隊成員在文化廣場上擺放宣傳臺進行招募,前來咨詢報名的人絡繹不絕,現場游客也爭相報名,此次尋寶活動由三河鎮東街社區舉辦巢院團隊承辦,將特色店鋪串聯,宣傳古鎮文化。

參賽游客們在志愿者們的帶領下,打卡完成尋寶活動。首站將從安徽民間工藝三河服務中心出發,游客們在剪紙藝術傳承人的指導下,親身體驗傳統剪紙藝術之美,完成“喜”字的剪裁。一陣陣歡聲笑語蕩漾在古鎮街道。在交談中,游客們來到第二站徽梳坊。在志愿者的講解下了解牛角梳的由來及材質后。參賽游客按編號依序完成任務,所有站點打卡完畢后,參賽游客回到文化廣場總臺,按照成績兌換獎品,參賽游客與志愿者們在萬年臺下合影留念為趣味尋寶活動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變“生澀法條”為“生動戲劇”
以情景劇為題,使法律走進居民身邊,為三河鎮的特色旅游業建設活動制定具有高度可行性及創新性的方法,7月14日下午,團隊在三河古鎮舉辦“法治情景劇進古鎮”活動。

在正式表演前,志愿者歷經一次又一次的排練,從校園教室的初次排練,到萬年臺上的實地演練,一遍遍的修改劇本,一次次的糾正動作,為本次情景劇表演付出了真情實意。作為來自校園的志愿者們根據一些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法治故事,自編自導自演,使此次情景劇表演變得非常生動有趣。活動現場歡快熱烈,團隊通過情景劇表演、配樂朗誦、法治講堂等表演形式,將法制關愛融入節目當中,給現場觀眾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普法安全教育課。
志愿攝影夢之隊 鏡頭中傳溫情
實踐活動期間,在每場活動的現場,團隊安排志愿者為游客提供攝影服務,包括以現場為背景的拍攝以及游客與情景劇“演員”的留念,同時設置照片交換臺,在景區出口顯眼處擺放展臺,游客可以用在景區內所拍攝的家人合照、景物風景照等交換精美小禮品,團隊后期將交換的照片進行篩選,選擇優良照片發放在景區官方微博、公眾號、志愿者官方QQ等平臺,將三河人文美景傳遞。


熱情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僅不到一周的體驗,三河古鎮人民的熱情就浸潤團隊每一名成員的心,雙方的洽談協商相信能夠為雙方的共同合作凝聚力量,期以飽滿的熱情與激情,展現巢院學生的精神風貌。(文、圖/丁鑫冉 審/王萬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