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兩點,法學教研室在經濟與法學學院三樓會議室開展題為“司法大數據網絡犯罪研究”專題學術講座交流活動。此次學術講座由經濟與法學學院副院長施瑋教授擔任主講人,教研室主任張麗麗副教授擔任主持人。法學教研室全體教師參與此次學術講座交流活動。

講座伊始,施瑋教授首先就當前我國大數據安全問題及大數據安全保護的重要意義進行了簡要介紹。隨后,施瑋教授從兩個方面對大數據背景下我國網絡犯罪的特點和趨勢進行了闡述。第一,通過圖表及數據對當前我國網絡犯罪案件的基本情況和特征進行分析,指出當前我國網絡犯罪呈逐年上升態勢,且多分布于東南沿海,并表現出犯罪主體低齡化、犯罪方法智能化、犯罪行為隱蔽化及犯罪組織團伙化等特點。第二,通過大數據分析指出當前網絡犯罪案件中占比最多為詐騙案件!并以近年來發生的震驚全國的“徐玉玉電信詐騙案”為例,強調近年來網絡詐騙案件的增幅特別迅猛,詐騙手法也從傳統的撒網式詐騙向依托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的精準式詐騙演變。這種依托公民個人信息精準定位的詐騙手法,使得網絡詐騙的成功率很高,往往給受害人造成特別嚴重的損失。在此部分,施瑋教授還特別強調,當前的法律工作者及法學研究者應多通過實證分析來全面梳理和掌握網絡犯罪的基本情況及發展的新動向,這樣更有利于準確地預防和減少網絡犯罪,維護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在最后的交流討論環節,法學教研室各位教師分別就此次講座的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施瑋教授也就大數據時代網絡犯罪的一些具體問題與大家進行了深入地互動交流與探討。
此場講座的成功舉辦,不僅切合了當前法學專業的熱點研究方向,同時也提高了各位老師對于大數據時代網絡安全和網絡犯罪的認識。(文/王燁 圖/褚業嫻 審/徐志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