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發展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于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2005年開始招生,2012年獲批安徽省特色專業,2023年入選安徽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本專業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辦學特色鮮明,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培養工業信息檢測與傳輸領域的應用創新型人才。

師資隊伍
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5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博士5人,省級教壇新秀2人。專任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SCI/EI檢索21篇,主持企業委托開發項目60余項,到賬經費400余萬元。獲批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擁有省級電工電子工程實訓中心1個、省級教學示范課3門、省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智慧課程1門。

課程設置
本專業主要開設數學物理基礎(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復變函數、大學物理等)、電子電路與編程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工程制圖與AutoCAD、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信號與信息處理(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和信號檢測與控制(EDA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技術、PCB設計、傳感器原理及應用、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等課程模塊,使學生具有扎實的電子工程基礎和信息感知、處理和傳輸等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技能。


專業特色
專業堅持地方性應用型的人才培養定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采取課程實驗、綜合實踐和創新設計三位一體培養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興趣養成和創新成果為導向,以開放實驗室平臺和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為依托,不斷提升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在安徽省教育廳主導的面向本科學生的學業水平評估的安徽省電子類學業水平測試中成績優異。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成果突出,近5年年均參與學科競賽的學生覆蓋率達到30%以上,在電子設計競賽、智能汽車競賽等教育部A類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獲得國家級獎項20余項,省級獎項30余項。其中,在2019-2023年連續五屆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中均斬獲一等獎,國家級一等獎累計10余項。
|
|
|
|

畢業去向
畢業生可從事信號檢測與控制、無線通信、物聯網技術、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等行業的電子信息產品的設計、開發以及生產、制造、管理等工作;可進一步深造攻讀電路與系統、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等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近三年來,畢業生首次就業率均達到90%以上,研究生入學考試升學近7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