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是一個復雜的師生交互過程,涉及教師對教學大綱的理解、感知學生知識狀態、調節教學進度、傳授課程思政等。線上教學的學生反饋與調控環節復雜化,給教學過程的學習效率帶來挑戰。針對課程自身特點,甄選教學平臺,合理調節線上教學環節,保障線上教學效果是線上教學的重要挑戰。

電子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研室方愿捷老師認真分析了《信號與系統》課程特點與教學活動中反饋的主要特征。在綜合考量育人過程中的課程思政環節以及反饋的實時性問題,選擇了直播的教學方式,并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應用監督手段與線上仿真環節提升教學效果。


為合理開展線上課程思政,促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方老師從《信號與系統》的多項基礎知識出發,引入思政知識點,在思政過程中,提升對我國現代化的認知,以及電氣專業作為現代化技術的代表,提升學生對專業、課程的認同感,并認同自己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地位,努力在自己課程上進行知識學習。

方老師科學開展監督環節,課程中建立了每日筆記提交批閱的制度,并讓同學認知到筆記是課本的替代,是疫情背景下有效復習的方法,2個教學班的筆記提交率均為100%;并且利用“釘釘”學習時長報表的功能,有針對的“點對點”提醒同學學習時長的保證。

方老師充分利用線上仿真實踐,課程利用MATLAB軟件進行仿真教學,幫助同學認知復雜的信號模型與系統的性質,并演示基本的MATLAB的應用與程序的仿真,利用仿真實踐替代實驗環節,幫助理論知識的認知。

在多項舉措的幫助下,利用平臺的聽課時長統計信息,在舉措實踐前后,聽課時長占總課時時長的91.9%提升到94.1%,教學環節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將繼續探索學習效率提升方法,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文/劉婷婷 圖/方愿捷 審/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