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電子工程學院2017級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學生,在2019年第五屆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比賽中帶領團隊獲得了安徽省金獎,國家銅獎,創(chuàng)學校在該項比賽歷史上最好成績。李波同學學習成績優(yōu)秀,積極參加各種比賽及志愿活動,獲得安徽省挑戰(zhàn)杯二等獎一項;申報了發(fā)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外觀專利2項,一篇論文待發(fā)表;2017——2018年參加學校三下鄉(xiāng)義務支教活動,前往馬鞍山市和縣濮集中學進行為期21天的支教,獲得當?shù)刂袑W頒發(fā)的優(yōu)秀輔導員榮譽證書及巢湖學院“優(yōu)秀三下鄉(xiāng)先進個人”稱號等。

李波學長是我最敬佩的一位學長,沒有之一。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對李波學長進行采訪。我曾無數(shù)次在腦海中想象這位學長到底是什么樣的,想過他可能是帶著眼鏡一副斯斯文文的樣子,也曾想過他可能活波爽朗的模樣,今天當我見到他本人時,那溫和、穩(wěn)重的模樣,在我心中烙下了牢牢的印記。
采訪過程中,我問學長,之所以取得這樣優(yōu)秀的成績,你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學長說:“能夠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團隊和指導教師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團隊從5月份就開始準備比賽,團隊分工明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從比賽籌備開始我們就扎進了實驗室,除了每天晚上回寢室休息,其余時間我們都在實驗室打磨作品。經(jīng)常是早上一早過來,晚上直到宿舍關門時才回到寢室。”我又問,參加這個全國性的重大賽事辛苦嗎?學長說:“辛苦,該項比賽的時間跨度長,在校賽一輪淘汰中,被評委老師指出了一些問題,我們回到實驗室后立即圍繞評委老師提出的問題,在一起進行了討論改進;項目被推送到省里比賽后,在暑假將近有40天的休息時間,團隊只休息了大概10天的時間,就重新回到了學校,進行作品的打磨,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作品最終進入了比賽現(xiàn)場,在現(xiàn)場比賽的三天中,團隊白天比賽,晚上聚在一起討論修改到將近12點鐘才休息。三天的高強度集中比賽我們頂住壓力挺了過來,付出總是有收獲的,我們獲得了安徽省的金獎。比賽結束后我們了解到獲得安徽省的金獎是有資格代表安徽省參加全國比賽的,在8月底的時候會集中金獎隊伍進行培訓淘汰。從比賽結束到金獎培訓大概有20天的休息時間,我們沒有掉以輕心,比賽結束后我們各自回家待了2天就立馬又回到了學校進行作品的深入打磨,每天三點一線,重復性的生活,但是我們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挺到了最后。”聽完學長說的這些話,我想到:學長遇到這么多的困難都堅持了下來,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同時,我對與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大賽還有一些疑問。接著,我又問,學長,這個比賽的競爭應該特別激烈吧!學長回答道:“在進入到金獎集中培訓后,情況遠遠比我們想象的嚴重,強者如云,中科大,合工大的團隊隨處可見。為了殺出一條血路,我們只能全力以赴,把能休息的時間全部利用了起來,不斷的修改演講稿、PPT,模擬答辯……能淘汰一個隊就淘汰一個隊,我們一心想著要殺出去,哪怕最后不能殺出去,也要多淘汰幾個隊伍。在這樣的模式下我們成功了,在最后進入國賽的名單中我們團隊也在其中。”聽完這些,我由衷地感慨,正所謂“堅持就是勝利”呀!

老師是我們前進路上的指路燈
學長,在這個比賽上,老師們都給予了你們什么樣的幫助呢?“獲得金獎的這條道路上我們也不是一直都是一帆風順,情緒高漲的。有過很多次的低迷甚至想要放棄,但是我們的指導老師機械學院的邢老師和電子學院的葉松老師以及我的輔導員牛美芹老師就像一盞明燈一直照亮著我們,為我們加油打氣。在校賽的時候指導老師害怕我們沒有充分準備,可能對PPT不熟悉,現(xiàn)場可能會緊張,為我們進行了多次模擬匯報。在進入省賽之后,已經(jīng)是暑假,老師告訴我們,你們回家休息幾天,立馬回到學校來,我們要對作品進行不斷的打磨,這樣如果你們進入了省賽現(xiàn)場才能有機會拿金獎。回到學校之后,指導老師每天在實驗室陪著我們,和我們一起進行交流討論修改作品,在進入現(xiàn)場后,老師們?yōu)槲覀冋沓隽嗽u委老師可能會問的問題,并且為我們進行模擬匯報答辯。由于獲得金獎的名額十分少,對手又普遍較強,我們明顯有些信心不足,指導老師們不停的為我們加油打氣,告訴我們還沒有比賽怎么就能輸了信心,你們不比他們差。老師的鼓勵讓我們逐漸找回了信心。在答辯的時候我們做到了侃侃而談,游刃有余。”
學校是我們堅實的后盾
我問:“學長,在這次大賽過程中,學校又給你們什么上的支持呢?”“學校是我們堅實的后盾,互聯(lián)網(wǎng)+比賽是全國性的大賽,比賽收到了來自各方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學校教務處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在我們進入省賽現(xiàn)場后,學校教務處專門為我們進行了模擬答辯,讓我們提前熟系現(xiàn)場環(huán)境。在進入國賽培訓后,教務處請了學校的資深PPT老師為我們進行PPT的改進,讓我們的PPT煥然一新。”李波回答道。
不畏懼失敗,才可能成功
最后,學長又對我說了他們在這次比賽的收獲:“通過這次比賽團隊成長了許多,收獲了許多,由一開始的不知道策劃書怎么寫,到現(xiàn)在的策劃書框架了然于心,由一開始現(xiàn)場匯報時候的緊張,結結巴巴,到現(xiàn)在的侃侃而談。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比賽培養(yǎng)了我們團隊成員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意識,讓我們知道了創(chuàng)業(yè)不是想象中的容易,失敗是正常的。只有不畏懼失敗,敢想敢闖才可能成功。”(文/陳陽 圖/李波 審/孔鯤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