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濤,男,安徽長豐人,漢族,1994年5月生,共青團員。電子工程學院15級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獲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安徽賽區三等獎、2018年巢湖學院數學競賽一等獎、2017年巢湖學院數學競賽三等獎、2015-2016學年度國家勵志獎學金、2018年校級一等獎學金、2017年校級一等獎學金、2016年校級二等獎學金、校級三好學生、2018年校級圖書館優秀讀者。2019年研究生考試中,考取電子科技大學電子通信與工程專業研究生。
陽光明媚的初夏午后,懷著緊張和期待的心情,我早早的來到了團總支會議室準備做對張金濤學長的采訪,我曾無數次在腦海中想象這位學霸學長到底是什么樣的,我曾想過他可能是帶著眼鏡一副詩詩文文的樣子,我也曾想過他可能活波爽朗的模樣,但當打開門的那一刻我徹底想透了,那就是穩重。在短暫的交談中,這位學長的穩重的模樣,在我心中烙下了牢牢的印記。

堅持不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能力
我問學長,大學四年中你又什么經歷和感悟,什么又是你最珍貴信念支撐呢?學長說: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認識的人的不斷增多,經歷的不斷豐富,他真的漸漸意識到一個人與大多數人的差距絕非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上的差別。當然,他也承認天賦比較好的人是存在的,但大多數人的天賦都是相差無幾的。最終,這些人在各個方面的差距,完全是由于后天原因造成的。而這些后天原因中,他認為至關重要的一個就是堅持。不難理解,能夠堅持的人一定是個毅力驚人的人,能夠堅持的人一定是個極度自律的人,能夠堅持的人一定是個充滿自信的人,能夠堅持的人一定是個目標明確的人……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堅持不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能力。
當然學長也一直強調,他堅信讀書是改變人生命運,實現人生價值的最有效途徑。即使來到巢湖學院,也不應該自卑,當然更沒有理由滿足。相反,來到這里最應該做的是四年如一日的堅持努力學習。回首大學這四年,他覺得自己的大學四年都在堅持學習,沒有什么遺憾。當他沒課的時候基本都堅持在圖書館看書(學長的圖書館積分200多,排名前98%),或者在慎思樓獨自一人自習,風雨無阻,沒有周末。
我問到學長大學中最難忘的事情的時候,學長的回答讓我深刻反思。學長說;大學四年里他最引以為傲的事不是其他任何事,而是自己在沒有任何人要求的前提下堅持完成了大學物理上下冊的習題集、高等數學同濟版習題集、以及大部分專業課的全部課后習題以及公式推導。這個過程看似枯燥無味,但是在自己堅持推導公式、不斷做練習的過程中,就會覺得知識變得愈發清晰,自己理解的愈發透徹,因為學習是個良性的正反饋過程,因此這樣一來更能激發自己對于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并且作為工科生最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計算能力也不斷地提升。所以對于考研,他覺得這只是自己四年堅持,自然而然的結果。沒有堅持努力的過程,就不會有量變到質變的升華。這些可能就是學長所說的,堅持不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能力。
不要做立志的人,要做勵志的人
大多數的人都有過理想、有過目標,但是能真正去付諸實施的卻寥寥無幾,即使付諸實施,能夠堅持到底的人又能有幾個。我問學長,你是如何樹立目標的呢?學長說:很清楚的記得大學剛剛入學之際,輔導員牛老師讓我們做職業規劃,并且做成PPT上臺演講,那個時候大家滿腔熱血,可以說是胸有凌云志。但是大學四年的安逸生活,已經使得大多數人喪失志向,昔日的宏圖壯志也只能是昨天的一場白日夢而已。他記得當初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通過四六級考試,考取國內一所985或者211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的電子通信領域的工作者。在那以后,學長不忘初心,堅持背單詞,聽聽力,做練習,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分別以522分和480分的成績通過四六級考試。
當我提及考研時,學長是這樣回答的。大學的前三年,雖然他一直有考研的打算和愿望,但是始終覺得考研是一個需要鋪墊的過程,必須要學好每個階段,必須要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在鋪墊的足夠了,積累的充分了,結果一定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他是堅持全面的學習各門專業課、基礎課,而不是考研考什么學什么,換句話來說,我們的學習并不是為了接受一場考試的檢驗,我們將來是要接受國家、社會、時代檢驗的,必須有扎扎實實的功底和專業基礎。說實話,真正到考研的時候,自己努力程度真的一般,每天早上六點鐘左右起床,自然圖書館一樓和他并沒有什么關系,晚上回到寢室幾乎也不怎么看書,因為白天的10個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已經足夠了。但是最后初試還是考了371分,排名17名(招185人),初試真的相對輕松。復試復習的時間更短,因為從初試成績出來到復試一共就3個多星期,要看兩本一共1000多頁的書,并且沒有任何重點,全部都要看,正是由于前幾年的積累,所以才能復習的非??欤挥昧藘蓚€星期左右的時間就看完了這些書,并且復試筆試考了187分(總分200分),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前面幾年付出的結果。
前面兩點,他已經基本實現了。至于最后一點,他表示也會不忘初心、堅持行動、堅持努力學習、不做只會立志的人,而是要做一個努力勵志的人,可以沒有宏圖大志,但是一定要勵志行動,爭取早日成為一名電子通信領域合格的工作者。
學習永遠沒有捷徑、沒有速成,最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當我問到學長的學習經驗和態度時,他一直堅信學習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正如上面所說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對待學習我們無論何時都要保持謙遜的態度,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全面學習、系統學習、終身學習。學習不是為了具體的哪一場考試或者哪幾場考試,學習更多的應該是為了發展自己的興趣、充實提高自己的素質修養和各方面能力以更好的適應社會變化,接受時代、社會的檢驗。
學習其實并沒有什么捷徑,如果硬要說學習有什么捷徑的話,堅持努力就是唯一的捷徑。只有將堅持和努力結合起來,學習才是有效的,只堅持而不努力不會有量的改變,自然不會產生質的飛躍。只努力而不長期堅持,也不會有很大的進步,這種努力也是無效的。
另外學習也不可能速成,不能急功近利。比如很多人為了考研很早就開始準備,只學考研考的課程,以至于自己的本科學業幾乎荒廢,這是極為不可取的,更是得不償失的。因為有個東西叫本科成績單,雖然只是一張紙但是真的非常重要,不論你是選擇就業還是考研。
他舉自身的例子,電子科大考研復試有預面試這個操作,就是你要提前去學校,聯系導師并且面聊,直到有老師愿意接受你的報考。預面試的時候老師知道他是來自巢湖學院的以后,“還反問一句一本都不是嗎?”,頓時他的心就涼了半截,因為潛臺詞是普通一本他們都看不上。后來老師看到他的本科各項材料,尤其是看到他的本科成績的時候,說了句“你的本科成績還是很不錯的,應該不是來自考研學校的”。這樣他的心才稍稍放下了。接下來,這個老師又接連問了他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模電子技術、高頻電子技術、電路分析等五六門專業課的知識。當時完全沒有想到會問這么多的專業課知識,并且他一點兒也沒有準備。因為他認識很多本科好的人,他們去預面試就只是聊天而已。真的沒有想到會得到如此‘優待’。好在本科的時候學的比較認真,回答出來一半左右。這個時候老師才愿意收下他的簡歷,同意他的報考。這件事過后,他很慶幸這四年能夠腳踏實地全面、系統的學習,如果自己當初急功近利,那么一定會在這一關栽了。
另外從找工作的角度來說,本屆學校春招學長表示自己也過去投了簡歷,有幾個公司都要了他的本科成績單,過后幾天里他們微信、電話不停聯系,讓學長過去進一步面試,甚至有某家國企要給我5000+的工資讓他過去。這一次真的讓他感覺到了一種滿足,一種收獲的感覺,當然這都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全面學習、系統學習的結果。
不難想象將來的社會必然是一個比拼實力的時代,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沒有系統全面的專業知識,我們的基礎一定是不牢靠的,必然走不遠、走不穩,也必將成為時代的淘汰者。學習永遠沒有捷徑、沒有速成,最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漫漫人生路,沒有絕對的輸與贏
最后,學長送給我們所有學弟、學妹一句話,漫漫人生路,沒有絕對的輸與贏,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堅持行動,你終將成為這類人!他說;誠然母校的平臺不高,我想這只會影響你向上走的難易程度,但是不應該影響你們積極向上的決心與夢想。每年秋天都會有4000多名巢院新生懷揣著夢想來到湯山腳下,每年6月份也會有一大批巢院優秀的畢業生帶著新的夢想與激情從巢院啟航,走向更寬廣的世界舞臺,展示著巢院人永不服輸,積極向上的人生姿態,在各行各業,為巢院增光添彩。

平臺不高不是我們自我消沉的借口,恰恰是我們要比別人更加努力的理由,來到巢院也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輸了,我們依然可以走的很遠,發展的很好。決定我們人生命運的永遠不會是其他人,不是其他任何外界的環境,而是取決于我們自己。并且在逆境中成長更能磨礪我們的意志、豐富我們的人生經驗、培養我們獨立自強的能力。(文/周永恒 圖/陳陽 審/孔鯤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