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柳燕,女,漢族,1997年12月生,安慶市望江縣人,中共黨員,巢湖學院工商管理學院2016級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擔任班級網宣委員一職。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各類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先后獲得初級會計師、證券從業資格證等。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1次,校級一等獎學金、二等獎學金各1次。獲得“2020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品學兼優畢業生”“巢湖學院優秀共青團干部”等榮譽稱號。在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順利進入面試。

與宋柳燕學姐的初次接觸,平淡卻不甘于平凡是她給我的最大感受,但是一番聊天過后,又覺得學姐充滿熱情,目標明確。在她不緊不慢的講述中,她的故事也向我們徐徐展開。
平凡中也蘊藏著偉大
宋柳燕家住在安徽安慶市望江縣涼泉鄉韓店村,高中時是在縣里最好的高中就讀,雖然是最好的高中,但她卻是墊底進去的。“我的數學不太好,這是一個‘老大難’了,我有有點懶,對背書又不感興趣。”宋柳燕坦言。
就這樣,她在高中默默學習,度過高中學習生涯。2016年,宋柳燕從高中畢業,如愿考上了大學,來到巢湖學院,開啟了她的四年大學之旅。“剛進入大學時,我還是挺開心的,自己又能學習新的知識,為未來發展打下基礎。”她說,平平凡凡的生活就很好,希望自己學有所獲,用自己的雙手回報家人。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話用來形容宋柳燕倒也恰當。她的父母都是農民,家里還有個弟弟在上高中,母親一邊在城里陪讀,一邊在學校附近的服裝廠上班補貼家用。因為家里條件不太好,懂事的宋柳燕特別能吃苦,每逢假期回到家里,她會承包所有的家務來分擔父母的辛苦;在學校完成學業的同時,她參加各種社會兼職,賺取自己的生活費。值得一提的是她參加這些兼職工作時,有時還善意地瞞著家里,因為父母總是舍不得孩子吃苦,可懂事的她同樣也不想讓父母那么辛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入校時原本她就讀的是旅游管理專業,入學后,她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和愛好,選擇轉專業攻讀現在的財務管理專業。因為轉專業的事,她落下了大一上學期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于是,在順利轉入新專業后,她瘋狂補習落下的專業課程。由于財管專業開設了數學課程,她更是投入大量精力——因為她的數學基礎原本就不是很好。宋柳燕自我解嘲說,所有欠下的‘賬’,終有要還的那一天!轉專業是自己的選擇,既然如此就只能迎難而上解決這個攔路虎。于是她課下積極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不斷刻苦鉆研。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大一年度她的綜合測評名列前茅,榮獲專業獎學金。困難,只有在腦海里時才是最大的,真正行動起來,直面它時,它遠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大學四年,宋柳燕保持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每年都能獲得獲得獎學金。



“我連續三年拿了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卻是在大三時拿到的。”說起這段事,宋柳燕打趣似地笑了。前兩年,班級分配到的國家勵志獎學金名額有限,她的綜合測評總是與前一名拿到勵志獎學金的同學差了一點,因此與勵志獎學金失之交臂。她十分懊惱,卻沒有抱怨運氣不佳什么的,而是更加拼命地投入到專業學習中,終于在大三的時候,她如愿拿到了國家勵志獎學金。“拿到國家勵志獎學金的時候真的很開心,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第一時間就和父母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她笑著說道。就這樣,宋柳燕步履堅定,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過4年的青蔥歲月。
既要埋頭苦干,也要抬頭看路。學習之余,她還很注重專業證書的考取。“考取了相關專業資格證書,可以在以后的就業中能勝任工作。”她解釋道,以后我想要從事與本業相關的工作,手上有專業技能證書可以在未來有上空間,增加職業勝任能力。于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先后獲得了初級會計師、證券從業資格證等證書。
困難沒有打到她,反而更加磨練了她的人生。
平淡卻不甘于平凡
詩人王維在《終南別業》中寫道:“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我想,這種恬靜淡然的生活與宋柳燕很相似,仿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堅定自我,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活出精彩。
事實上,宋柳燕確實稱得上是“佛系”女孩。
“做事情我需要別人在后面推動一把。”她戲言,去年國考報名,還是受到了輔導員和班長的啟發,他們都勸我報名參加試試水,提前感受下考試的氛圍。實際上,2019年6月,宋柳燕就有了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想法。一方面,她說自己是共產黨員,不管在什么崗位上要對得起自己的身份,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另一方面,老師、同學的影響和自己的追求,讓她堅定了更上一層樓的決心。兩者結合,更加堅定了參加國考的信念。2019年8月底,她正式開始了備考。
環境可以影響人也可以改變人。宋柳燕說,自己并不是多么的自律,但是看到宿舍室友都出去學習了,自己總不能不去看書學習?一向內心強大的她,做不出來這種事。在室友的帶動下,她變得十分愛學習,每天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為國考時刻準備著、蓄力著。“我很感謝室友,室友們的成績也都很好,我們互相幫助,身處這樣一個學習氛圍中,感到很開心。”她說,少一些功利主義的追求,多一些不為什么的堅持。
然而,備考之路卻不是一帆風順。
宋柳燕報考的是離自己家鄉很近的望江縣稅務局,競爭小一點,總共29人報考,只招錄3人。她說,備考期間她采取的是網課與自學輔導教材相結合的方式學習:“聽課一定要先聽然后再做筆記,每一個專項聽完了之后再刷題,不要只顧刷題,不看教材。”每天她和室友都是披星戴月,早上5點去圖書館占座,到了晚上八九點才回來。“每天規定好任務量,必須要完成;完成不了的就要在次日任務的基礎上加以完成。”她說,給自己“硬性”要求,防止偷懶、懈怠。“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我們會在奮斗追求中將平淡化為動力,將苦澀化為甘甜。
就這樣,宋柳燕日復一日的備戰考試。日子久了,生活難免枯燥無味。宋柳燕坦言,起初做題速度不快、模考成績不理想,心生厭倦,想要打退堂鼓了。“怎么解決的呢?”“如果遇到不開心的時候,我會找人傾訴。”她講到,會在白天的時候和父母視頻聊天,看著父母辛勞工作的樣子,覺得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堅持。“我不會放棄的!”她語氣堅定。
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在前進路上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前行。
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時間
生活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帶來驚喜。由于前期準備充分,宋柳燕也不負眾望,她以125.7分的筆試成績順利進入面試環節。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面試還未開始。“疫情在家的一段時間,我都在準備著面試。前段時間,我報了一個面試培訓班,在培訓班里受益良多。”她說,希望自己能夠面試成功。
不捐微芒,星河燦爛。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的成功,宋柳燕一路走來也有自己獨特的學習秘訣。“首先,上課要聽講,然后再做筆記,在聽課的時候要跟上老師的節奏,形成良性互動;其次,要善于思考、格物致知,不達目的不罷休。”她談及校園學習,強調要勞逸結合,適度放松自己,把握好“度”。
雖然業已離校,宋柳燕對于自己的大學四年還是心有遺憾。她說,后悔自己沒有多多參加實踐活動和學科競賽,這是自己稍微遺憾的事情,參與活動可以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將專業理論同社會實踐相結合,更能有效的鍛煉自己,實現全面發展。談及未來,她說,希望能夠擁有想擁有的,平安順遂,做一個“快樂制造機”!
很多學生喜歡用魯迅先生的著作來概括大學四年:大一《彷徨》,大二《吶喊》,大三《傷逝》,大四《朝花夕拾》。這或許只是那些不思進取者的寫照,卻絕不是宋柳燕的大學生活!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績,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此,年輕的學子們要盡可能的勤學習,多積累,增才能,長見識,在最美好的年華里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讓奮斗點亮人生。
采訪手記:“躍入人海,各有風雨燦爛。”時間會回答成長,成長會回答夢想,夢想會回答生活,生活會回答你我的模樣。宋柳燕學姐對待生活不爭不搶,隨遇而安,有種超凡脫俗的感覺。你有你的幻滅,我有我的信仰。祝愿宋柳燕學姐和我們此生赤誠、熱愛,用汗水澆灌夢想,以實干篤定前行,做一朵奔騰翻涌的浪花,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 文/楊會虎 圖/受訪者提供 審/柳洪瓊、陳小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