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女,漢族,1998年8月生,安徽黃山人,中共黨員,電子工程學院2016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班學生。在校期間,擔任班級副班長、學生第二黨支部紀檢委員、院學生會辦公室副主任。獲得專業一等獎學金2次、三等獎學金1次。曾獲得巢湖學院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曾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三等獎,安徽省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三等獎、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立項、巢湖學院手語操大賽二等獎,巢湖學院舞蹈大賽一、二等獎(擔任教練)、新生才藝大賽一等獎等。先后通過英語四六級和雅思外語考試(CET-4:515、CET-6:527、雅思:6.5),目前已獲英國利茲大學offer。

說實話,在剛接觸到吳雨學姐時,我就被她身上陽光開朗的性格所吸引。她是一個如此鮮明、獨特的個體,在人群之中,有著屬于自己的一份氣質,舉手投足之中盡顯自信。隨著訪談的深入,我對她的學習生活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對她本人也有了更新的認識。
擺脫慵懶,約束自我
其實,剛進入大學時,吳雨跟許多第一次外出求學接受大學教育的學生一樣,有著強烈的不適應:“獨在異鄉為異客”,周圍一切都很陌生,沒有熟悉的小伙伴,沒有父母一日三餐事無巨細的照顧,沒有高中時代班主任的耳提面命嚴格要求,獨自一人穿梭在教室、食堂和宿舍的三點一線,處理學習和生活的種種,一時間她很有幾分不習慣。漸漸她有了與之交好的同學和朋友,她逐漸開始適應大學生活。
離開父母的視線,沒有了高中時代“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她就像剛剛飛出牢籠的小鳥,迫不及待要去看一看這美麗的世界,享受“自由”。一時之間,她被外面五彩繽紛的世界迷了眼,放松了自我約束,被周圍人的懶散同化,渾然想不起學習的事。
但很快吳雨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對學習的松懈。她說道:“大學的學習純靠自覺,沒有父母叫你起床,沒有班主任趴窗口,沒有日復一日的家庭作業,更沒有令人膽戰心驚的周考、月考、期中考,所以學習的關鍵在于自覺。”她下定決心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沒有追求,她為自己制定一個較為宏觀的學習計劃,這份計劃或許并不像高中時代的每日作息表那樣細致到每個時間段都有著應該做的事情、該學習的知識、該完成的作業,但卻大致地為每個學期每個月應該完成的任務做了定量要求。這給她的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改變,是她對自己作的一個警醒,讓她自己不至于在這令人眼花繚亂,絢麗多彩的生活中亂了腳步。



她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標,有了奮斗的目標,就有了前進的方向與動力,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個既定目標的順利實現,又不斷增加了她的自信,讓她在制定下一個階段性目標時,可以將目標定位得更高一些。她的生活進入到一種良性循環之中:巢湖學院手語操大賽、新生才藝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諸如此類的比賽,她都積極去參加,并為之付出大量心血。生活也給予了她相應的回報,她不僅在多項比賽中取得不錯的名次,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
恩師教導,難以忘懷
吳雨在采訪中提到她大學生涯中兩位對她影響頗深的老師,并坦言道:“是他們引導我一步步取得今天的成績,沒有他們就沒有如今的我?!?/p>
第一位是她的第一任輔導員陳浩老師。初入大學,陳老師便告訴班級的學生:“既要學好,又要玩好。”這也是吳雨后來一直秉持的理念,學的時候就要努力地學、心無旁騖,玩的時候就要盡情放松自己,千萬不要三心二意,弄得自己學也學不好,玩又玩得不盡興。她也有著許多人的通病——拖延癥,但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她每次能及時醒悟并阻止自己這種思想泛濫。她說:“如果真的想偷懶一下也是可以的,但要告訴自己,必須先完成每個階段自己制定的目標任務?!?/p>
大學四年,吳雨先后參加了手語操、舞蹈大賽、新生才藝大賽、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各種文體活動和學科競賽,卻沒有絲毫落下自己的學習,她每年的專業課成績和綜合測評都在班級名列前茅,先后獲得專業一等獎學金2次、三等獎學金1次。對她來說,這些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既可以讓她拓寬眼界,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又可以鍛煉她的自身能力,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不過她心中很清楚,學習才是大學生活的主題,這些活動只是一種調劑或調味品,不能取代學習這道‘主菜’。



2018年機電學院分為機械學院與電子學院,她也因此遇到了她的第二任輔導員王正創老師。她如此評價這位輔導員:“他與我們的相處模式更多的像是朋友,課上認真嚴肅,課下和藹可親,有任何不明白的問題,他都會耐心地為我們解答。同學們偶爾也會有闖禍的時候,他嘴上會假裝抱怨:‘你們這屆可真難帶’,說罷又樂呵呵地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從他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位亦師亦友的老師既在學習中給予她極大幫助,也在生活上讓吳雨一點一滴地改變著。在她的眼中,輔導員更像是一位大哥哥,他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學習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經驗,更有著生活之中與人相處的小技巧。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最后她感慨道:大學四年里,她感謝所有教過她的任課老師們,正因為有他們的不辭辛苦和諄諄教誨,才成就了她的自信而和堅強。
任重道遠,勇于拼搏
吳雨的考研經歷,讓我很是震撼。想不到這樣一個小小的身體里面,居然會爆發出如此強勁的力量。我既驚訝于她對考研獨立特行的想法,也驚喜于她將自己想法付諸行動所獲得的成功。
吳雨是在大三上學期寒假的時候確定自己的目標——申請英國大學的研究生。出國留學的申請需要準備的材料非常多,有簡歷、語言成績、學術成績、社團活動經歷等等。與國內普通大學的研究生申請不一樣,英國語言成績申請大部分要求雅思成績,于是,她便開始了她的雅思學習之路。雅思考試考核的是“聽、說、讀、寫”四項,“聽、讀、寫”三項對于中國考生來說并不困難,而“說”是絕大多數中國考生的薄弱項,她也不例外。因此,她將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來訓練自己的口語能力,每天早上起來便拿著口語題庫反復的練習,下午就會找一些美劇英劇(如《老友記》《生活大爆炸》等),放慢倍速跟練臺詞。如此日復一日,月復一月。這在常人看來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因為這是一個周圍的人無法參與的行為,是一個人的獨角戲。但吳雨卻不這樣認為,一想到自己是在朝著心中的目標慢慢靠近,就讓她精神振奮、干勁十足。那段期間,她魔怔似的,一有空閑時間便開始練習口語。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考出了合格的雅思成績,并以此申請到她心儀的學校——利茲大學。
當問到吳雨為什么會選擇申請一所國外大學的研究生時,她笑著回答:“因為出國會對我語言能力帶來很大的提升,并且能夠接觸到不一樣的文化,開拓自己的視野,增加人生閱歷。而且他們的工科處于世界前列,可以偷師學藝回來建設美麗祖國啊!”吳雨的這句話,雖是玩笑。但也明確表明了她的態度,身為一個中國人,無論身處何地,說著什么樣的語言,祖國永遠是她心中的信念和信仰。
采訪手記:對于生活,我們要有著美好的憧憬與向往。當我們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之后,就要付出最大的努力,朝著既定的目標執著前行。吳雨學姐在考研求學的道路上也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困難,但她都堅持了下來,不僅僅是因為她懷揣夢想,勇于拼搏,更是因為她明白,生活終將會給予努力的人同等代價的回報,我們眼前有陰影,是因為我們背后有陽光。(文/王永艷 圖/受訪者提供 審/陳小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