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威,女,漢族,安徽宿州人,經濟與法學學院法學專業16級學生,中共黨員。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榮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專業一等獎學金,被評為巢湖學院“三好學生”。曾獲安徽省第五屆大學生未來律師辯論賽三等獎、安徽省第六屆大學生未來律師辯論賽優秀獎、巢湖學院第一屆經濟節之經濟文化辯論賽一等獎、巢湖學院第五屆未來律師辯論賽二等獎、巢湖學院第六屆未來律師辯論賽二等獎、巢湖學院第二屆模擬法庭大賽季軍、巢湖學院第六屆大學生辯論賽季軍等獎項。在202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考入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專業。

在我的印象中法學專業的人應該是比較嚴肅的,丁威學姐又是一枚妥妥的法學學霸,那更應該是不茍言笑的吧,因此采訪前,我的心里是有些忐忑的。但當我聽到電話那頭傳來“小學妹,你好呀”的聲音時,我心里的石頭落了地,原來學霸學姐是很親切的,瞬間我的心情放松了,細細聆聽著她的考研故事。
生活原本沉悶,但跑起來就有風
在采訪前,我獲知丁威在四年中獲得了大大小小的獎狀和榮譽,在感嘆之余,我難免好奇,她是如何分配時間,在學習和工作中達到平衡的呢?帶著這份好奇,我與學姐展開了進一步的交流。“作為大學生,主責主業是學習,但是也還是可以把學生工作作為日常生活的一個調劑品,在自己的課余時間,集中精力、高效率地處理學生工作。想起在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當新媒體技術部副部長的日子,雖然工作的時間會占用自己的學習時間,但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我通常就會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時間自習,把占用的時間給‘偷’回來,不因為工作而耽誤學習。在學習和工作中盡量掌握平衡,這樣才能盡可能發揮和超越自己。”她的一席話,讓我瞬間理解“成功從來沒有捷徑”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有成功的人身上似乎都有提前規劃的好習慣,丁威也不例外。在周圍同學忙于打游戲、追劇虛度時光時,丁威就早早地為她的未來描繪藍圖。“我在大一時就已經有了考研打算,因為我知道,想要從事法律行業,僅僅掌握課堂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更廣闊的知識以及獲取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于知識的渴望是她前進路上最大的動力,而提前謀劃則為丁威的大學生涯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路徑。為了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在大一的時候她就主動聯系家鄉所在地法院參加實習,這段經歷又進一步拉近了她與法律夢的距離。為了繼續保持對志愿服務活動的熱愛,大一剛結束的時候,她毅然選擇了部門留任,即使身邊有聲音說,“如果繼續留任,部長級的事情會很多,你的學習時間肯定會減少,你要好好考慮清楚啊”。面對這些外界的聲音,丁威選擇遵循自己的內心,“我不會考慮那么多,這是我早就做出的打算,我覺得值得做的事情就一定會去做,青春就是不給自己留遺憾嘛!”我驚嘆于她的果敢與堅定。
在采訪過程中,丁威給我的印象就是思路清晰、對生活有著獨特見解的“學霸”。在面臨著選擇時,她總是從“喜歡”出發,用勤奮、堅持幫助自己慢慢實現這一份“喜歡”,最后收獲意料之外卻又是意料之中的好結果。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大學不迷茫?在這樣迷茫的時候,就選一條自己熱愛的路吧!撥開迷霧、保持初心,靠著這份熱愛堅定地走下去。
當談及她參加過那些志愿者活動時,她興奮地介紹到“我們經常在社區里給大家宣傳法律知識,讓大家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我們還去過像養老院敬老院這樣的地方,去為老人們做一些力作能及的事情。”“幫助別人的時候是一種奉獻的感覺,被別人需要的感覺,這種感覺讓我覺得自己在熱烈的活著,整個生活都是美好的。”雖然沒有面對面的交流,但是聽到這些話時,我仿佛看到了她眼睛閃閃發光的樣子,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女孩的堅持,那種遵循內心灑脫的堅持讓我感觸頗深。




對于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在提高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多多參加法學專業類的比賽,全方位、多層次鞏固自身專業技能。因此大一大二時,她常常活躍于各類賽事,并在大學生模擬法庭比賽、大學生未來律師辯論賽中嶄露頭角,取得不俗的成績。“訓練一個半月,辛苦沒有白費,完美撒花!”“今天我們是最棒的,比賽加油!”在丁威的QQ空間中我們能看到很多鼓勵自己的話,“越努力,越幸運”在她身上是最好的詮釋。
萬丈高樓平地起
“那些看得見的努力被深深地印刻在時光里,終有一天會迸發出驚人的力量。”
當她為考研夢付諸行動時,面對眾多的學校和專業,怎么找出一所自己喜歡的、并且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是她首先要考慮的事情。丁威的專業選擇顯得既輕松又直接。她說,在她大二剛接觸經濟法的時候就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尤其是經濟法中的競爭法,在她看來這個領域涉及的面比較的廣,她看中了它的就業前景。鎖定目標后,丁威就開始密切關注各類考研信息,而考研不似高考,信息的搜集只能靠自己。起初,她沒日沒夜的上網搜集與考研相關的機構信息,丁威自豪地說她的微信里關注了很多微信公眾號,這些公眾號每天都會實時更新考研訊息和資料,這也是她在備考過程中“養分”的汲取地。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扎根”生活。“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每一個忙忙碌碌的晨昏,丁威行色匆匆地走在通向圖書館的路上。早起,占座,背書,做題,這些重復的行動充實著她的每一天。考研途中的苦累倦時常壓得她喘不過氣,一年多的時間里有許多次想放棄,無數次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那所夢中的大學,過多的思想壓力像千斤重擔一樣壓著丁威,她說每每出現這種念頭的時候,她的室友就會陪著她,和她一起購物,看電影,聽音樂,吃美食,慢慢地心就會平靜下來,煩惱也就拋在了腦后。
“大學四年里,我覺得最幸運的事情就是遇見了一群好室友,大一時我們一起參加班級活動,節假日一起出去玩,因為寢室所有人都很積極進取,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六個人就一起組隊參加比賽,每次都能拿到不錯的成績”,“大三后有人選擇法考,有人選擇考研,雖然分成了兩個目標不同的小分隊,即使膩在一起的時間縮短了,但是我們都清楚大家都在通往成就更好的自己的路上,想到這里我們的心里都是暖暖的。”
在實現夢想的路上,義無反顧、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到達理想的彼岸。
由于疫情的影響,丁威只能在家中備戰考研復試。比起在校期間的備考,此時她的身邊沒有了你追我趕的外在壓力,沒有了研友們的互相督促,完全要靠個人的自覺。丁威的自律自省讓她受益匪淺。初試時的好成績也并沒有使她放松警惕,她告訴自己不到最后一刻絕不能掉以輕心。每天她都會制作詳細的計劃表,精準到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比如6:00-6:30之間是吃飯時間,6:30-12:00時看專業課,定下的目標就一定督促自己實現。這一切,除了自己的自律之外,更離不開父母的支持。“我特別感謝我父母對我學習的支持,在我壓力大的時候他們經常在我身邊給我鼓勵,讓我充滿信心。”,家人的陪伴成為她內心最溫暖的一道光,照亮了她的考研之路。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志在峰巔的攀登者,不會陶醉在沿途的某個腳印之中。”
丁威告訴我們,考研并沒有人們想的那么難,但真正做起來也沒有那么簡單,它既是對你學習成績的檢驗,更是對你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的磨練。像扎根很久的樹木一樣,丁威破土而出迎來屬于她的陽光。這次的結果對于她來說其實是意料之中,因為這是她付出努力和心血之后應得的結果,這次的經歷也讓她明白,成功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干勁和永不放棄的恒心。談及未來的打算時,她計劃在十月份參加法考,現在已經在復習了,努力去做那個成功路上最有準備的人。聽了學姐的話我深受感悟,優秀的人從來不會停下腳步只會不斷為自己注入能量。
世間有一財富,它看不到也摸不著,但它似耀眼的劍刺破迷茫的天;如磅礴的水沖開前方的阻石;又像崎嶇的路,引你走向勝利的彼岸;它,就是堅持。成功永遠只會眷顧那些堅持到底的人。在丁威身上我看到了堅持的力量,考研是個漫長的過程,途中風風雨雨,荊棘叢生,要走完這段路,需要的是堅持,需要的是不斷地從懈怠中重生,從放松中覺醒。丁威的考研經歷向我們證明,無論夢想有多遙遠,無論路途有多坎坷,都應始終堅信在穿過夏天的荊棘叢和冬天的暴風雪后,我們終會抵達夢想中的象牙塔;付出之后,便是收獲;奮斗之后,便是絢麗的人生。成功沒有快車道,幸福沒有高速路,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來自平凡的奮斗和堅持。
采訪手記:人生之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靠的是一點一點的努力,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愿我們都能像丁威一樣朝著一個既定的目標,執著追夢,讓自己的青春熠熠生輝,散發自己獨特的光芒!(文/石光瑜 圖/受訪者提供 審/王萬海、陳小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