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勝杰,男,漢族,1996年11月生,安徽宿州人,中共黨員,機械工程學院2016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學生。在班級擔任學習委員一職,在大學四年一直保持專業(yè)第一名的成績,四年全部課程平均學分績點達到4.0。在校期間,先后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專業(yè)一等獎學金、巢湖學院校長獎學金。積極參加學科競賽,三次獲得“巢湖學院數(shù)學競賽(非數(shù)學)”二等獎,獲得第九屆、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獲三等獎。獲得巢湖學院“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發(fā)表學術論文4篇、獲得實用型專利1個。在202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考入合肥工業(yè)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yè)。

因為疫情的原因,本次采訪采取了QQ線上聊天的方式。在和學長聊天的時候就感覺到學長的成熟穩(wěn)重。學長雖然是第一次被采訪,但他極其走心、侃侃而談,舒緩了緊張的氣氛。
腳踏實地,堅持不懈
宗勝杰學長的優(yōu)秀是有目共睹的,他今年不出意料地考入合肥工業(yè)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yè)攻讀研究生。高中時代,他心中最理想的大學就是合肥工業(yè)大學,想學的專業(yè)是材料學科,他認為材料是我國成為大國工匠的基礎,沒有一個好的材料研究,我們成為大國工匠的目標就很難實現(xiàn)。
他的優(yōu)秀是怎樣成就的呢?當我想一探究竟時,宗勝杰謙虛地說:“我還稱不上優(yōu)秀,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沒有什么秘訣。在我的大學生活里,學習永遠是我的一個主題。在和同學的相處中,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揚長避短。實驗室是我最為頻繁出現(xiàn)的場所,在大三下學期,我就進入到實驗室學習,每天的課余時間都在實驗室,經(jīng)常學習到寢室快關門才回去。大學的四年沒有‘雙休’過,充分利用一切時間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在實驗室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我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的來來去去,最終堅持下來的人寥寥無幾,我很慶幸我堅持了下來。”
原來學長的優(yōu)秀秘訣就是珍惜時間、腳踏實地、不斷學習、堅持不懈。求學上進的道路上充滿荊棘坎坷,但是宗勝杰堅持了下來,個中滋味、辛酸艱難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吧。風雨過后迎來的就是彩虹,學長說:“在實驗室沉淀了一年半的時間后,我開始有所收獲,我先后申報專利1項,發(fā)表論文4篇,獲得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安徽賽區(qū))三等獎,獲得了巢湖學院校級獎學金一等獎;獲得巢湖學院優(yōu)秀班級干部稱號以及巢湖學院校長獎學金。我從小到大一直對數(shù)學很感興趣,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巢湖學院數(shù)學競賽,并榮獲了(非數(shù)學組)三等獎,取得了代表學校參加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培訓的資格。我想那是一段難忘的、辛苦并快樂的日子,那是一段創(chuàng)意與合作兼?zhèn)涞娜兆樱浅S幸饬x。在實驗室的兩年中,我不僅收獲了許多成果,也開拓了自己的眼界。”充實的經(jīng)歷成就了現(xiàn)在的宗勝杰,他自信樂觀、淡定從容。




傳承家訓,志愿服務
宗勝杰高中復讀過一年,當時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之前喜歡打游戲、泡網(wǎng)吧,就這樣第一次高考失利,后經(jīng)過家人的教導,宗勝杰重拾信心再一次參加高考,順利考入巢湖學院。宗勝杰也因此比大學同班同學年齡要大一些,他是20歲上的大學,所以他更懂得珍惜學習機會。
他家里有五口人,他的兩個姐姐都是大學畢業(yè)且找到很好的工作,家人一直鼓勵他好學上進,“勤儉節(jié)約,好學明禮”的家風家訓一直深深影響了他,因此他特別懂事明理,考上大學,在大學學習生活是一件特別開心幸福的事。正是因為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所以他一門心思拼盡全力地去學習。雖然舍棄了很多娛樂和休息的時間,但是他不后悔,有失必有得,他從學習中獲得的真知和感悟讓他受益終生。
如果你以為學長是個書呆子,那就大錯特錯了。宗勝杰不僅書讀得好,也很熱心,參加了許多志愿服務活動。
2017年暑假宗勝杰前往馬鞍山市和縣濮集中學為當?shù)氐牧羰貎和M行21天的義務支教。那里教學條件特別艱苦,沒有空調(diào),沒有冰箱、沒有電視,網(wǎng)絡信號差,住宿條件也很簡陋。正值暑期,天氣炎熱,不動的時候汗水直流浸濕衣衫,動則更是汗如雨下如同蒸烤,每天伙食都是米飯配咸菜、素菜,采買不是很不方便。來自農(nóng)村的宗勝杰不怕苦不怕累,“既來之則安之”,每天備課、講課、輔導作業(yè),孜孜不倦,展現(xiàn)了志愿服務精神。“葉連平老先生的精神感染了我,葉老師人品學識俱佳,他九十多歲的高齡依然奮斗在教育一線,用自己的最后時光幫助更多人,我們青年大學生又有什么理由臨陣退縮呢。我們一行有二十多人,沒有人因為這里條件差而折返的,堅守崗位、服務他人,我想這可能就是志愿者的初心和使命吧。”(備注:葉連平,男,1928年9月生,安徽馬鞍山市和縣人,中共黨員,卜陳學校退休教師,“中國好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安徽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退休后,他辦起了葉連平義務輔導學校,34年來,他始終淡泊名利,傾盡一切,經(jīng)他免費輔導和供養(yǎng)的學生數(shù)以百計。他的最大愿望是,用自己的最后時光幫助更多的孩子,改變他們的命運,實現(xiàn)他們的人生理想。)
學長的話中充滿了對葉老師的敬意和對志愿服務的感悟。那些留守兒童因為有了志愿者的陪伴和教導變得更加活潑開朗,志愿者們在與留守兒童的相處過程中也更加明白自身的責任和使命,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義務支教的經(jīng)歷是宗勝杰人生中的寶貴財富,也會成為他今后學習工作中前進的動力。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我打趣道:“學長你就是大多數(shù)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啊。”他笑著回答:“我是農(nóng)民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我的父親就教育我為人要勤懇,做事要踏實,腳踏實地的去奮斗才能有好的未來,我堅信,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美好的未來需要自己去創(chuàng)造。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宗勝杰高中時成績在班級里一般,在高中最感興趣的學科是數(shù)學和物理,短板學科是生物和英語,在高三的時候每天早上堅持早起背誦生物和英語,最后考出比較滿意的成績。“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高中這句名言一直伴著宗勝杰的成長。“堅持”二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并非易事。宗勝杰因為堅持,他才能不斷戰(zhàn)勝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聞到屬于自己的梅花香。“不要拒絕閱讀,不要拒絕合作,不要拒絕成長。”他說,你讀什么樣的書就是什么樣的人。如果你什么也不讀,那么你的頭腦就會萎縮,你的理想將因失去活力而動搖。書籍和閱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心中理想世界的堅持,更是對我們思想和心靈的升華與凈化,發(fā)揮出最大價值。
宗勝杰時時告誡自己不驕不躁,始終以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朝著目標奮斗下去,方能成就未來。“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是他的座右銘,引導他在追夢的路上一路前行。說到成長,學長眼中有光、心中有愛,他頓了一下說:“不要讓自己成長的速度大于父母老去的速度,我想成長得更快,父母養(yǎng)育之恩無以為報,希望自己早一點有能力去孝敬他們。”
前路漫漫,明確方向
當我問學長上大學有什么遺憾時,學長肯定地說:“我覺得上巢湖學院沒有遺憾,因為巢湖學院有認真負責的老師,熱心的同學。能和老師成為良師益友,我感到很榮幸;在師長身邊成長,我感到很幸福。”
“學長,你覺得四年本科教育對你以后工作有什么影響?”“我覺得四年本科教育科對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在大學期間我們學到的是理論,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把理論應用于實踐,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大學應該好好學習,把基礎打牢固,這樣以后的發(fā)展空間越大,提升自己的機會也越大。”在巢湖學院生活的四年中,宗勝杰不斷挖掘著自己的潛能,不斷充實、完善自己,驀然回首,他感慨到:“我相信雖然自己是一棵小草,但是在學校的大環(huán)境下,最終會長成參天大樹的。采得百花成蜜后,雖是辛苦亦是甜。在未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上,我將加倍努力、揚長避短,化成績和榮譽為動力,不斷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不停挑戰(zhàn)自我,爭取在各個方面全面發(fā)展,再創(chuàng)佳績。相信以后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青年,為現(xiàn)代化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長給我的印象就是“越努力越幸運”的典型代表,他的“顯赫”的成績與各種榮譽證書,是他在無數(shù)個夜晚挑燈夜戰(zhàn)換來的,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問學長對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建議時,他說:“珍惜在大學期間的學習時光,要有規(guī)劃,知道自己會什么,明確以后要干什么。”
采訪手記:宗勝杰學長對待學習生活的態(tài)度著實令人敬佩。真正優(yōu)秀的人都不會滿足于現(xiàn)狀,他們都會用行動來改變自己,爭取能夠到達更高的境界,看到更遠的地方。相信宗勝杰會繼續(xù)勇攀高峰,在各個方面取得好成績。感謝學長將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經(jīng)驗無私地分享給我們,并耐心地解答疑惑,我在在這次采訪中學到很多,并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有了一定的規(guī)劃。(文/王鳳祥、方錢 圖/宗勝杰 審/何照澤、陳小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