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9日,《安徽青年報》第2版同時刊發校黨委書記周峰文章《堅持守正創新 落實立德樹人 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巢湖學院高質量發展》和校長張莉文章《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著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堅持守正創新 落實立德樹人
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巢湖學院高質量發展
巢湖學院黨委書記 周 峰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巢湖學院黨委深入研究部署、高位統籌推進,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黨委會“第一議題”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第一主題”,制訂實施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和任務清單,擇優遴選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宣講能力強的師生代表33人,組建師生宣講團,全方位、立體式、多層次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利用校院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主題黨日活動、專題黨課等形式,迅速在全校掀起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熱潮。
一、學深悟透貫通,充分激發干事創業原動力
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我們必須要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堅決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才能不斷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
堅持在全面學習上下功夫,做到博識多通。要深入開展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深入領會蘊含其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戰略、重大舉措,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關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堅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做到融會貫通。要堅持把自己擺進去,堅持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際和國內相結合,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牢牢把握”重要要求,努力做到全面掌握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強化理論學習、全面把握精神,更好指導發展實踐,避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堅持在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做到政令暢通。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聚焦內涵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一心一意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抓落實、促成效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學校教育改革發展各方面全過程,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學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黨建領航定向,著力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我們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堅持系統觀念,推進黨建示范高校建設。要充分發揮校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認真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以申報創建第二批全省新時代黨建示范高校為契機,對標對表“六個過硬”目標要求,著力建設更加完備的黨建制度體系,構建更加完善的黨建工作機制,形成更加科學的黨建評價體系,打造特色鮮明的黨建學校品牌。
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基層組織夯基固本。要積極探索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精準查找瓶頸問題和矛盾難題,扎實推進學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強基礎、提質量、創品牌”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基層黨組織“雙帶頭人”工程,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具體思路、具體舉措和具體方法,全面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堅持守正創新,推進黨建育人煥發新機。要積極探索“黨建+主題活動”“黨建+學生管理”“黨建+志愿服務”“黨建+服務社會”等新型黨建育人體系,深入開展“一院一基層黨建品牌、一教工支部一特色黨建活動、一學生支部一特色主題黨日活動”,重點打造“湯山先鋒”特色黨建品牌,進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充分發揮“黨建+”育人功能,切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和育人水平。
三、團結拼搏奮斗,全面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單獨成篇、一體設計、貫通發展,提出了“堅持‘三個第一’、實施‘三大戰略’、開辟‘兩新方向’”等一系列重要論斷,開啟了科教興國新篇章。我們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對教育、科技、人才的戰略定位,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聚焦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目標任務,謀深謀實學校高質量發展重點舉措。
強化“三大攻堅”,全面提升辦學核心競爭力。要堅持“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持續打好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教育教學審核評估、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三大攻堅戰。立足自身優勢,充分調動一切資源,強力推進體育、材料與化工等專業碩士點培育建設,全力實現辦學層次新突破。聚焦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全力推動各項評建任務落細落實。堅持“引育用留”并舉,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加快推進“青年教師博士化工程”,確保高層次人才隊伍滿足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需要。
深化“五項改革”,全面激發辦學整體活力。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貫徹落實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破“五唯”要求,用好評價“指揮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機制改革。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改革績效分配制度,強化二級學院績效分配自主權。深化資源配置方式改革,完善辦學資源配置管理制度,優化教學、科研、管理與服務保障資源配置。深化治理體制機制改革,優化二級學院設置,健全基層教學科研組織,全面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
優化“八大工程”,全面增強辦學綜合實力。要團結師生、依靠師生,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深入實施學科建設引領、專業建設優化、創新能力提升、社會服務提質、對外合作深化、文化塑校育人、服務保障強化、民生改善提升等“八大工程”,主動對接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優化應用型學科專業結構,聚力有組織科研,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繼續加強我校2個省應用型高峰培育學科、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2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省廳級科研平臺建設,力爭實現新的突破。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校深入貫徹落實第三次黨代會精神的深化之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碩士學位立項單位建設和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強化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全力攻堅克難,銳意改革創新,全面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貢獻。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著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巢湖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張 莉
黨的二十大是在我們邁上新征程、奮進新時代、進軍新目標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報告用“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高度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深刻領會“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以實際行動堅決擁護“兩個確立”
黨的二十大報告內涵豐富、視野宏闊、意蘊深遠,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發生的偉大變革,深刻闡述了新時代我們黨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偉大實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全面擘畫了黨和國家未來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確宣示了我們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么樣的使命任務、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最根本原因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刻領悟大會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我們要在全面落實上下功夫,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到新時代學校發展全過程各領域,奮力譜寫學校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要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強調“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抓緊抓實思想政治教育,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切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和質量,配齊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思政課程”主渠道作用。著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穿融入各門思政課,將黨的創新理論蘊含的世界觀方法論系統融進各門思政課,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高質量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持續深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加快建設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要加大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優化師資隊伍結構。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隊伍建設是高校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始終抓緊抓好。學校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要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堅持“引育”并舉,構建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制,建立教師職業全鏈條發展計劃,切實做到傾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真心愛才,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學校事業中來。同時,要充分激發高層次人才的創新活力,發揮高層次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產出更多高水平成果。
三要加強科技創新,努力提升成果轉化和社會服務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驅動力”。作為科技創新源泉的高校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加強有組織科研。在科學研究上要重點圍繞“四個面向”,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發展重大戰略需求,著力強化有組織科學研究,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要加強應用型學科建設。搶抓機遇,牢牢把握學科建設的龍頭地位,有效整合學科資源,優化學科布局,積極爭取政府與企業支持,形成與學校發展目標定位相匹配、與地方產業發展高度契合的高水平學科。要加強科研平臺建設。以高峰培育學科建設為契機,建設科研平臺,凝練學科方向,匯聚高水平團隊,產出標志性成果。要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上,要重點圍繞我省“三地一區”建設、十大新興產業需求,引導支持教師加強應用技術研究,參與地方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全力推進服務支撐“三地一區”建設行動方案、服務環巢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行動計劃落地落實,以貢獻求支持,助推校地高質量發展。
(來源:安徽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