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近年來,各地政府大力推行河長制與林長制的落實,推進可持續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為感受與保護美麗自然,了解生態惠民成果,宣傳綠色發展理念,巢湖學院數學與大數據學院生態“雙長制”調研宣傳團隊積極響應暑期“三下鄉”的號召,在指導老師何國政、凌國慶和謝乙瑩的指導和帶領下,于7月5日前往廬江縣同大鎮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第一天,團隊成員們到達同大鎮馬河村進行實地參觀學習。路上,大家見到了干凈的水渠、濃郁的綠蔭以及成片的農田,在馬河村黨委副書記馬如松的介紹下,成員們逐漸認識到,通過對周圍環境的集中化、系統化管理來帶動更加品質化的美麗鄉村建設。接著,負責人舉例附近葡萄園的管理進一步說明了馬河村進行改善環境的一些措施與好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成員們了解到工作人員利用水質監管儀器或監測屏,在主要的流域旁定時監測水質以及農田情況并返回實時數據,有效地幫助河長制的實施,更好地了解與保護小南河及周邊河流的水質情況。也因此,用于灌溉葡萄園等多種渠道的水質得到保障,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此外,為了實現生態惠民的目標,同大鎮還在努力開發種植業、漁業、養殖業等具有地理優勢的產業。成員們再次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不僅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還有利于長期的發展。


第二天,根據對同大鎮生態建設的認識與專業知識的學習,為進一步了解同大鎮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態度與認知,成員們分別前往同大鎮政府與各街道開展采訪以及問卷調研活動。
上午,在對同大鎮政府工作人員的采訪中,河長辦負責人王群峰提到,同大鎮四面環水、地處下游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河長制在這里受到了更多的重視,一個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居民的生產安全,防治水災。隨后,王群峰還分享了自己在開展河流治理過程中印象深刻的經歷,并表示清理好同大鎮幾條河流一直是大家堅持的目標,他們將持續不斷地開展相關工作。

下午,在對同大鎮居民的采訪中,團隊成員了解到大部分民眾雖然對河長制、林長制的了解程度不高,但卻能認識到身邊的生態環境在不斷變好,也有不少人表示聯想到垃圾分類等環保舉措。團隊成員再次深刻認識到宣傳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度與參與度。

7月7日上午,為進一步宣傳環保理念,激發民眾的保護意識,團隊成員前往馬河村活動中心為前來的同大鎮居民播放環保小短片。短片介紹了危害環境的后果與生態保護的措施,對于個人行為的影響則提出了問題與思考。最后,成員們呼吁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下午,團隊成員在馬河村開展了一場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知識競答與繪畫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向小朋友們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增強他們對生態建設的關注,并通過互動答題和繪畫的形式,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創造力。通過知識競答與繪畫的方式,團隊成員與小朋友們共同度過了一次有益的環境保護活動。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隊員們在實地調研和宣傳中了解到了河長制與林長制所帶來的積極影響,深刻明白了保護環境與我們息息相關。在未來,成員們還將繼續身體力行,主動承擔起責任,為中國的環保事業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文/邵洪 圖/社會實踐成員提供 初審/郝江鋒 終審/史國東 發布/樊振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