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要求,旅游管理學院赴宣城市郎溪縣“茶和天下—茶文化尋訪之旅”主題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隊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于7月1日至5日在郎溪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堅持農旅融合,促進鄉村發展
為了解績溪縣農旅融合現狀,7月1日,尋訪團來到了大佛山養心谷。大佛山養心谷是宜游、宜樂、宜居、宜養為主題的生態風景區,公司充分挖掘300黃金茶基地的資源優勢,立足區域精品農業的生產示范。景區內部打造了農耕文化紀念館和紅色文化展示館,后期將建成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度假型旅游景區,為游客旅游提供全方面保障和綜合旅游體驗,這種方式適應了時代的變遷和互聯網的發展,將旅游業和農業融合發展。

夯實基礎尋求發展,黨建引領觀念先行
7月2日,尋訪團來到了位于凌笪鄉下吳村的宣城市記錄小康工程展館,鄉村振興工作不僅要做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更要在防返貧上下功夫。在村干部王鵬主任的帶領下,實踐團參觀了展館。通過一篇篇文字、一組組數據、一張張圖片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在黨的領導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下吳村的脫貧攻堅歷程。現如今,下吳村通過充分發揮區位及生態資源優勢,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學習先進理念、復制先進技術、引進先進方法,大力發展茶葉種植生產,走穩振興路。


以茶園作畫,助郎溪推介
7月3日至5日,尋訪團先后來到了凌笪鎮下吳村、獨山村、中華茶博園開展茶園實地考察活動。茶鄉羅市是下吳村的的白茶種植基地,當地政府通過一村一品,打造成茶產業專業村,并謙虛學習“山那邊”的先進理念、引進先進技術和模式,通過和江蘇“山兩邊”的合作,共同迎來更好的發展。通過在茶園打造網紅打卡點、修建了“茶綠櫻紅”旅游景觀步道等方式,促進茶文旅三方面的融合;在獨山村的集體茶園,漫山遍野的茶樹錯落有致,村里的集體茶園,給村民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增加了經濟收入,促進共同致富。位于畢橋鎮與十字鎮交界處的“中華茶博園”,是全國第一個茶園度假基地,也是游客們體驗茶鄉文化的熱門打卡點之一。園內通過對國內茶樹品種、名茶品類的收集,將園區建設為茶樹種資源庫,讓游客獲得田園風光體驗,并宣傳了茶文化。團隊成員通過三處實地走訪,了解到郎溪茶產業發展的現狀,領悟到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精髓,豐富了對郎溪茶葉的認識,身體力行的感悟到了鄉村振興建設的成果。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學子走進“中國綠茶之鄉”,感受到郎溪縣豐厚的自然資源和正處于全面發展的茶產業,也通過實地探訪,深切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新時代青年有義務將自己所學付諸實踐,宣傳茶文化,為茶產業和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文/余景宏 圖/吳思淼 初審/鄧其志 終審/洪作奎 發布/崔蘇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