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留守兒童發展現狀,給予教育關懷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外國語學院“英”才“師”教黨團員社會實踐服務團隊發揮學科專業優勢赴廬江縣盛橋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用愛呵護童心”泡泡趣味英語公益活動。

勞動趣味小課堂,勤做勞動小能手
6月2日下午,外國語學院黨團員社會實踐團隊赴廬江縣盛橋鎮中心小學開展“勞動教育”主題趣味英語公益課堂。課堂上,團隊成員以中英雙語相結合的方式向同學們介紹了勞動的起源、定義、意義價值、優秀勞動者的典型案例以及如何結合實際成為一名身體力行的勞動者。團隊成員們精選播放了一些經典的勞動故事視頻,邀請同學們分享身邊發生的勞動小故事,鼓勵同學們要學習勞動者的勞動精神,汲取榜樣力量,成為對社會有貢獻有奉獻有作為的好學生。接著志愿者們將同學們分成若干個小組,帶領著大家一起做游戲,念繞口令、斷句挑戰、連詞成句、看圖猜成語、快速系紅領巾等。最后志愿者們為表現突出的同學們發放小禮品,鼓勵同學們要珍惜校園時光,好好學習。


安全教育記心中,時刻警惕勿放松
6月16日下午,外國語學院黨團員社會實踐團隊赴廬江縣盛橋鎮中心小學開展“安全教育”主題趣味英語公益課堂。課堂上,志愿者們采用中英雙語相結合的方式,從校園安全、用電安全、交通安全以及飲食安全等方面為同學們科普了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安全隱患,并教導同學們在危險發生后如何正確安全地保護自己。同時,團隊成員通過播放經改編的公益歌曲以及動畫短片,利用押韻、反復的歌詞曲調以及生動有趣的動畫任務,趣味地引導同學們記住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同學們跟隨團隊成員快速掌握了防踩踏的安全知識,有效提高了同學們的安全防范意識,為同學們的暑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奏響教育希望,助力兒童成長
6月29日下午,調研實踐團隊走訪廬江縣盛橋鎮神墩村留守兒童之家,開展“送教下鄉”趣味英語家庭公益課堂。活動中,團隊成員選擇做食品揭秘實驗教學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他們傳授化學知識。團隊成員帶領留守兒童辨認國旗,黨旗及團旗,進一步了解其更深層次意義并繪制愛國主題手抄報。團隊成員通過開展團隊合作培養留守兒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鄉村振興在路上,七里村也“十里香”
6月30號上午,調研實踐團隊走訪廬江縣盛橋鎮七里村留守兒童之家,開展“送教下鄉”趣味英語家庭公益課堂。活動中,團隊成員先開展文化活動,為孩子詳細講解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書籍,閱讀相關故事,既開拓了其愛國思想,又深化了愛國文化,宣揚了紅色精神。接著,團隊成員又進行興趣活動,通過和留守兒童一起玩耍太空泥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最后,成員們和孩子一起涂畫帆布包,在帆布包上畫上自己喜愛的圖案。活動結束后,成員們將自己繪制的成果送給留守兒童留作紀念。此次活動讓團隊成員更加了解留守兒童的困難境況,成員們也盡自己的努力為孩子營造歡樂氛圍,努力開拓其視野,學習更多知識。


文化安全并行,守護祖國未來
7月1日下午,團隊成員前往盛橋鎮文化廣場開展“留守兒童現狀”主題調查研究以及安全教育知識普及活動。首先,團隊成員確立不同活動的受眾群體,成員之間分配任務,方便接下來的活動開展。接著,成員們向廣場里的孩子們發放調查問卷,收集相關數據和資料,方便后期作調研報告。最后,團隊和廣場里的孩子們進行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安全教育,發放相關海報,秉著“時時注意安全,處處防止事故”的觀念,在行為上消除安全隱患,在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識。


學習理論知識,強化政治素養
7月2日下午,黨團員社會實踐服務團隊臨時團支部在盛橋鎮人民政府會議室開展主題教育政治理論學習會議。團隊指導教師余仁能帶領全體成員共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2023年版)第十二章內容。團隊成員焦奧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角度,結合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所見所聞作實踐感悟分享。他表示在泡泡趣味英語家庭課堂的活動中看到鄉村地區生活條件的改善,傾聽村民們敘述近年來脫貧攻堅帶來的變化,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團隊成員冷若雨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角度結合此次開展泡泡趣味英語公益家庭課堂做實踐感悟分享。她認為此次活動把課堂從教室搬到家庭令她受益匪淺,通過與留守兒童們零距離的接觸,為留守兒童普及一系列安全教育知識,她希望能夠助力構建更好的社會教育環境。

實踐團隊成員表示,生活在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有責任將青春力量投入到社會建設發展中,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為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聰明才智,以己之力,筑振鄉之基,譜寫興國之章。(文/蔡文清、羅怡夢 圖/實踐團隊成員 初審/李磊 終審/張蕊 發布/崔蘇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