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共青團十九大部署,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緊密融入社會實踐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6月29日下午,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在潤德樓中503教室舉辦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暨安全教育工作會議,校級重點團隊指導教師和成員代表參加儀式。儀式由生環學院團委副書記潘晨主持。

生環學院團委書記晁天彩作動員講話。她指出,社會實踐是課堂教育的有效補充和延伸,也是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經之路。她對本次“三下鄉”活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扎根基層一線、練就過硬本領。要深入群眾身邊,了解社會實際、服務人民群眾、增強時代責任,感受祖國發展變化,增強在基層建功立業的信心和決心;二是要形成高質量的調研成果,完善團隊的調研報告,打造特色品牌名片;三是要加強組織管理、守住安全底線。要始終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加強安全保障和過程管理,確保實踐活動順利開展。

隨后,潘晨從2023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宣傳總結、安全事項等方面對參會學生進行了培訓。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共青團組織鍛煉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常規性活動,旨在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有效服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學子將始終秉承“德學并舉 知行合一”校訓,弘揚“潤物澤境 惟實勵新”院訓精神,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的熱情投身社會基層,在火熱實踐中展現擔當作為,施展抱負才華,奉獻自己的盛夏青春!(文/朱志遠 圖/張文揚 初審/張凌 終審/徐兆武 發布/崔蘇中)
